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CGST Dip CS 55 :神學思辨的旅途



上文提要
我們每人都有神學思維,分別只是該套想法的優劣以及該套想法是否有經過有意識地思考。這些神學思維不斷影響我們基督徒的信仰表達,亦進而影響信徒怎樣在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樣式。若我們漠視神學,最終會令教會的神學發展越來越不健康,進而我們對神的理解越來越有侷限。

以前我有一個疑惑,既然教會已歷經二千年的神學思辨,那是不是說當中對於上帝、信仰的討論/研究已經達到某種的極致,不需要後人再增磚添瓦,更多的作出討論?在上課時老師指出每一代的信徒都需要就其面對的處境作更多的思考,基本上回答了我的這個問題。不過,我想稍為記低一些額外的記載。老師在課堂上指出歷代的教父、神學家、教會領袖等主要是就三一神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可討論的方向(如神的屬性)與定下了一些規範。有時他們會指出某些論述(如幻影說)違反聖經對於上帝的描述,屬於異端,因此不認同他人繼續沿此方向探索。然而,這一種行徑並不是為了阻止別人討論信仰,而是希望除去不恰當的討論方向,收窄並聚焦討論。亦即是說其實神學思辨是一個仍未會停止的旅途,仍需要信徒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繼續努力增磚添瓦。

上一篇文章提到華人教會極為注重聖經(特別是對特定經卷的解讀),但卻輕視神學思考。這一套想法欲將經卷與神學二分,並不是理想的做法。嚴格而言,神學並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每個信徒都有機會及有必要表述信仰和表達他在信甚麼。以往的改革神學家會往往同時參與聖經註釋&教義/神學的工作。我們常常提及的加爾文是其中之一位改革神學家,他對聖經註釋&教義/神學有以下的想法:

註釋的任務是甚麼?作為一領航員,原汁原味的呈現聖經作者的想法
神學的任務是甚麼?幫助有志於從事神學的神學生能更好的閱讀上帝的話語

如欲進深了解加爾文對教義與聖經詮釋的看法,請參閱李耀坤博士所寫的"從最小的到最大的,全都認識祂--加爾文看教義整理與聖經詮釋之協作"。總而言之,神學理應能幫助人更易於理解信仰及聖經的內容,以致不會輕易跌倒。如果沒有神學,我們很難從六十六卷聖經領會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只能從幾章甚至是幾節的經文中剖釋我們對聖經的理解。此外,神學亦能觸及新舊約經卷中一些共通的課題,以致基督徒在閱讀各經卷時不致迷失,對某些課題先有初步的觀念,進而幫助他在進深了解各經卷時有路可依。
神學在歷經二千多年的發展以後,逐漸發展出不同的分支,如聖經神學、教義神學、實踐神學等。本科屬於教義神學之一,主要集中於討論信仰中的一些共通課題。在討論下一個議題"啟示"以先,謹以此表格總結 :

Working Definition of Doctrinal Theology

Doctrinal Theology as scientific
科學一字本有更廣闊的向度:不止自然科學此一研究方法。(原初的)科學是指人用心智去研究一知識的對象 (對應加爾文認為信心是一種知識) ,而人需要以對應該對象 (即上帝) 的方法去了解該對象。神學思考不是胡思亂想,是有文法和規條的。因此,人不能做研究去研究神或做實驗去測試上帝,要按照神啟示人的方式去認識神。
Doctrinal Theology as scientific church activity
是基督教會在做神學,進行對神的知性探究活動。神學預設三一神臨在教會,向教會說話,教會全體因而作出回應。神學並不是孤獨一人在曠野思考,而是在教會場境中服侍教會 (service to the church & derived to the church)。教會所作的活動理應是act of obedience (to God)。



Doctrinal Theology as self-examinatuion
教會的自我檢視:所宣講的是否有扭曲?


現今聖經中所用的觀念不斷受現今文化所影響,故教會需要不斷檢視教會所宣講的有沒有偏離。甚至,神學反思本身都有機會犯錯:以人的思維去思考上帝,必定有機會出錯,要時刻保持謙卑。
Different genres of theological works
由於時間所限,課堂時所抄的資料不足,故從略


題外話
在課堂中,老師提到基督徒在現今的處境並不太懂得表述「信仰可如何介入世事」,當中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根本無法指出自身作為基督信仰群體到底在信甚麼,故根本無力回應世界所發生的事情。他亦挑戰參與課堂的學生試以五百字有系統有條理的闡述我(們)信甚麼……


教義神學(一)筆記
CGST Dip CS 45 :超越時空的認信
CGST Dip CS 50 :信仰與神學思辨
CGST Dip CS 51 :「信錯」的異端
CGST Dip CS 52 :教義討論與社交媒體的爭端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CGST Dip CS 54 :在職人士可如何跨界成為殘疾群體的支援


我是一名已工作了五年的在職信徒,目前正在一間美資教育產品公司內工作,負責與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廠商交涉,確保公司採購的產品能如期從產地運送到美國的倉庫和店鋪。本文將反思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恩賜以及所面臨挑戰及處境,並思考自己可何成為殘疾人士群體和服侍他們的教會/機構的支持。作為職場的信徒,我認為最現實的挑戰是如何平衡工作、事奉、進修及個人生活等的需要:到底該怎樣分配時間與心力於各個崗位及角色?目前這是我所面對的頭號困難。另一個在職信徒所面臨的挑戰是被工作環境的文化影響自己的行事為人。我所處的部門非常講求速度,內部的文化視「效率至上」為金科玉律,鼓勵同事拼命的催促工廠把訂單完成,以滿足客人對教育類別產品不斷提高的需求。這種內部文化某程度上亦令我在處事時不知不覺間套用了此套職場價值觀,要求所辦的事情能夠於短期內完成且有即時可見的效果。

縱然存在上面所提到的挑戰,我認為自己仍然有可能為殘疾群體略盡綿力,就像那奉上僅有的兩個小錢的婦人一樣,提供力能所及的幫助。目前與自己年齡相近的弟兄姊妹都已經離開校園進到不同的機構或公司工作,我有機會在教會小組內聽到他們分享自己所工作的行業的特色以及他們在職場上所遇到的東西。各人分散到不同的行業帶來一個新的可能性,就是我們能互相以各自的職場見聞啟發大家反省個人信仰及有關生命的課題,亦能夠把彼此的人脈與資源互相介紹,把他者的需求與潛在於我的朋友圈子內的供應連結起來,幫助彼此完成某些事情。最後,我想稍稍提及教會的情況。我所身處的教會是一間約有一千多人聚會的教會,算是地區內較為龐大的教會。由於教會的人數眾多,因此會友們往往來自五湖四海,在社會的不同角落中如商界、機構、公營組織中一展所長。此外,我所處的教會頗為熱心,會友們一直都樂意投放資源支持教會宣教士及植堂事工等。

在略為提到自己作為教會一分子以及在職信徒的情況後,我將會在往後的段落中分析自己能夠怎樣參與殘疾人士的服侍。我認為合宜的服侍方式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按照劃一的準則或一套既定的方程式去參與,而是要求信徒努力分析自己的強項弱項以及自身擁有的資源,然後整合出一套適切自己的事奉方式。在分析過自己的情況及限制後,我認為目前我並不適宜以長期委身的方式參與殘疾人士的事工當中。相反,我更適合以一次性幫忙的方式去作出貢獻。殘疾人士具有各種不同的需要,需要每一個參與相關服侍的機構或教會思考怎樣以最佳的方式蹲行主所交托的使命,切合這些人的身、心、社、靈各方面的需要。因此,我能幫忙尋找或整合機構/教會擁有的人脈、資源與外界提供的資源,完成為殘疾人士所預備的各項事工或一次性活動。舉個例子,方舟之家的同工在訪問中提到智障的弟兄姊妹難以透過傳統以文字為主的培育方式認識上帝,因此他們試圖以畫像去向這些信徒講解信仰,亦曾取得不錯的成果。因此,他們希望能搜集更多介紹基督信仰的畫像或聖像畫用於為智障信徒而設的成長課程。但是,他們發覺難以找到合用的資源。雖然我不懂得美術,但我能透過把我個人所認識的人脈與方舟不為人所知的需要連結起來,讓彼此有可能試圖合作,看看可否特別繪畫一些合適的畫像供方舟使用。

另一個可行的事奉方式則與我的工作相關。前文提到我在一間教育產品公司內工作,公司的設計師研發了數量眾多的產品,但很多產品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推出市場,而那些原型機/樣品則往往被遺留在辦公室內無人理會。事實上這些產品的質量並沒有問題,未能推出市場只是因為高層認為它們對市場的吸引力不大或有其他的商業考量。我認為自己能夠仿效玩具銀行的做法,呼籲自己教會內在相關行業內工作的會友捐出他們公司內的原型機/樣品,在收集及整理後轉交給服侍殘疾人士的機構或學校,讓這些設計優良的原型機/樣品可在合適的地方發揮功效而非丟空在倉庫中無人理會。以上的提議並非憑空提出,數年前上司察覺辦公室內的原型機埋積如山,因此她指派我想法子處理掉這些東西。在與一所特殊學校協商後,我們把為數眾多的產品捐贈了給該學校的特殊兒童。事後校方更聯絡我們,表示那些產品非常適合他們的教學,還對我們致以謝意。今個學期的課堂令我想起這次的正面經歷,亦令我思想能否定期在教會內收集這些物品並將它們送贈予有需要的機構。

以上的兩個想法都是非常初步的念頭,尚需要更深入的討論及考慮可行性。不過,我認為這些構想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作為在職信徒的我不一定需要長期、密集性的參與在殘疾人士的服侍,也可以把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及所擁有的人脈和資源發揮貢獻,在獨特的處境中支持殘疾人士群體。

延伸閱讀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即興的玩耍,玩耍的即興





當我不用展現功能性的一面時,我是很喜歡玩耍的😝

玩耍的即興與自發性使我們學習放手,我們可以在當中放鬆,讓自己的弱點暴露出來,並對所有的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

[The Good and Beautiful Life putting on the character of Christ]

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CGST Dip CS 53 :方舟之家與普世宣教典範



本文將會分析方舟之家的文化以及其在「多元化普世宣教典範」中之角色與貢獻。方舟之家(下文將簡稱為方舟)成立於一九九六年,教會內有約百分之七十的弟兄姊妹為肢體傷殘或智障的肢體,是一所強調傷健共融的教會。方舟的牧者相信傷殘或智障的肢體都是上主所愛的兒女,他們都能以其獨特的方式參與並建立教會,並非只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幫忙或關懷。由於教會內有特別需要的殘疾肢體較多,因此方舟的運作模式與一般教會有別。方舟在教會發展方向、崇拜設計以及靈命培養方式等等都刻意作出調整,務求幫助處於不同處境的肢體,使他們都能互為祭司,一起認識並敬拜上主。

在簡介方舟之後,我將會在接下來的篇幅將會討論方舟在「多元化普世宣教典範」中之角色與貢獻。第一為傳達神的救恩。與其他社福機構一樣,方舟都是以服侍殘疾人士為主。然而,方舟的同工在受訪的過程中多次強調她與其他機構截然不同。方舟是一間教會,方舟除了為殘疾肢體提供康樂活動或一般社交活動外,更重視一般人眼中的「弱者」的靈性需要,致力為殘障的肢體設計適切的門訓方式。方舟的服侍團隊相信這樣才能將基督整全的救恩傳達予這些肢體,而這亦是方舟運作了二十年後整個事奉團隊對於怎樣持續這個事奉的神學反省。除了關懷他們及與他們分享信仰外,方舟時刻反思可怎樣為認知方面有困難(如智障)的肢體提供適當的門訓。他們曾經參與一個研究智障人士靈性的計劃,在數年當中合共派出了三位牧者及數位信徒參與,研究怎樣以恰當的方式栽培智障的弟兄,幫助他遇見主並接受祂為生命救主。最後一點是殘疾的信徒的生命往往比其他人短暫,因此方舟亦肩負一項往重要的使命,就是陪伴這些身體日漸衰殘的肢體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並且在過程中與他們(及其家人)同行。方舟的弟兄姊妹作為上帝的代表,向這些面對身體痛楚的肢體傳達愛與盼望,讓他們有力面對人生的終結。這些的嘗試及努力表達了方舟的傳達整全救恩的信念及堅持,亦向世上的人展現了上帝的救恩何其廣大。

上一段所提到的情境亦反映了方舟的另一重角色與貢獻:處境化。方舟的同工在訪問過程中特地花較多的篇幅提及與介紹智障人士的需要。對他們而言,牧養行動不便的肢體的困難不大。由於他們的認知能力與常人沒有差別,因此牧者能運用一般教會所慣用的各種方式牧養他們。同工表示更大的挑戰源於智障人士的出現以及他們所帶來的新處境。智障人士的認合能力比一般人較弱,因此他們未必能明白一些較複雜的觀念。另外,智障人士的溝通方式與一般人有頗大的不同,不能單憑說話理解其想法,需要他人耐心留意其肢體語言所表達的意思為何。這些新的處境亦迫使方舟團隊反思他們的牧養神學:i)怎樣扭轉事奉的觀念,放棄以速度和效率為事奉的量度準則。 ii)放下對教會禮儀的偏見,重新認識禮儀對基督信仰的重要性及對智障信徒的重要性。除了參與上文提及的靈性研究計劃外,同工們亦輪流到不同神學院進修,期望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事奉觀及教會觀,以更合適的方式牧養會友。另外,方舟在思考智障人士的靈命培養時曾深入反思團隊往昔的門訓方式。他們發覺往日的門訓建基於一個基礎,就是那個人的認知能力是正常的,能透過傳統方式的讀經、祈禱、靈修逐漸認識上主,繼而成為門徒。然而,這套方式在牧養智障人士時卻全然失效。智障人士的處境令他們察覺訂立另一套合適的門訓方式是刻不容緩的。他們在反思後得出結論,認為團隊一直忽略了聖靈在各肢體身上工作,因此在面對智障人士時覺得無計可施。在得出這個觀察後,他們開始修正原有的方法,致力於敏銳聖靈在這些信徒身上所做的工作,學習與聖靈同工。這個經歷反映了方舟在面對新的處境時嘗試進入殘疾人士世界所作的努力。

最後一個角色為教會與人的相交。方舟的其中一個特色為他們並非視殘疾人士為教會內的「被服侍者」,而是視他們為基督身體的一員。早前我曾參與方舟的敬拜,當日參與敬拜服侍的弟兄姊姊大部份都是坐輪椅的,由此可見該教會的弟兄姊妹很清楚自己不應該只是單方面的接受照顧,而是應「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在他們身上,我看到身體的限制並沒有成為阻礙他們敬拜的因素,他們組成了一個傷健一家的敬拜群體 ,以敬拜與禱告向他人呈現出教會是個真正崇拜神的群體,內裡帶著上帝救恩的記號。此外,由於大部份的會友都不能自行往返教會,因此方舟採取「走出教會」的方針,牧者與其他四肢健全的會友會定期走訪不同的護養院及寧養中心,關心在該處居住的會友及向未信者傳福音。這個行動固然是一因時制宜的舉動,但同樣亦呈現了一種新的向度,就是信徒不是坐在教會內等待別人到來,而是被差入世界,進到別人的世界,與未認識神的他者在一起。

上文簡單的回顧了方舟之家所作的服侍以及他們在多元化普世宣教典範中所作出的貢獻。方舟之家作為回應上帝宣教使命的教會,一直致力以各種方式關心殘疾弟兄姊姊生命中的需要,除了維持一貫的日常服侍外,亦時刻反省並修正事奉的理念及做法,努力在此一領域與主同工,在地上傳達神的救恩,與這一班殘疾的人同行。他們的事奉不單止讓殘疾者感到被愛與被尊重,也在呼喚其他教會的信徒多加注意這個常被遺忘的群體。


延伸閱讀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我手寫我心:對文字的喜愛

我很喜歡看別人所寫的文字,更喜歡看我所認識的人所寫的各種文字。你們的文字讓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你的想法、感受以及你所著緊的事物。這一種自我揭示是一種深入的分享,容讓我透過他人的文字進入他的世界,看看他為何會有這一種認知/情緒,嘗試更深的認識別人─了解他的思路以及對某事情的感受的緣由。

在網上我有數位朋友,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透過閱讀他們每天所發表的文字,我得以理解他們的想法及了解他們生命的經歷。透過文字,我得以理解他們對生命/生活的看法(如怎樣在忙碌的生命中維持對個人興趣的熱愛,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略略了解他們對文史哲的喜好。雖然他們不是我在現實世界的朋友,但我對他們的了解可能比對某些朋友的了解更加深入。與此同時,他們的某些想法亦深深的影響了我,提醒我要努力在各個方面繼續學習,努力向前。

現在的網絡世界崇尚圖像及影像,「一圖更勝千言萬語」;但我卻認為文字仍然有其獨特的位置,而非只是作為圖片和影片的附庸或註腳。可惜的是現時仍有寫作習慣的人越來越少了,到底是科技變遷改變了人的表達方式,還是身邊已經沒有甚麼課題值得動筆去寫?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CGST Dip CS 52 :教義討論與社交媒體的爭端


利申

  • “因為網上出現各種針鋒相對的神學論述而避免於教會的主日學涉及教義討論”為假設性論述,純屬虛構。
  • 此文章為於短文練習,由於須於指定時間內呈交,故文筆未必太過通順,謹作記錄用途


--------------
在自智能電話及社交媒體興起後,不少信徒都在各大社交平台提出個人對信仰的看法以及發表自己對時局及教會的許論。隨住各基督教機構、教會和各牧者紛紛利用此些平台宣傳自己的觀點或提出對目前社會環境的意見,網絡上出現的論述就更多了。我不認同教會應該因為網上出現各種針鋒相對的神學論述而避免於教會的主日學涉及教義討論。下文將會嘗試解釋我的理由。

第一,充斥各種論述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自初期教會成立開始,不同門徒及教會領袖就已經一直在尋求對基督信仰的更好論述,他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並與眾人討論各種論述的優缺點。在過程中,教會逐漸發覺那一些論述較為貼近聖經所表達的真道。因此,我認為出現多元論述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若處理恰當,多元論述能刺激信徒就信仰及目前處境作出更佳的討論,用當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信徒們對三一信仰的理解。

那麼,到底教義討論又會否引發爭端,以致影響教會的和諧?我認為應該把「教義討論」及「爭端」分開來看,不宜混為一談。教義的建立有兩個原因,分別為教導剛歸信的人有關信仰的概要以及用作對抗異端對三一神的不恰當觀點。在初代教會時期,教義開始被建立,眾信徒致力探討怎樣更清晰的表明基督信仰。亦即是說教義討論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在聆聽及對話中構建更佳的信仰表述。然而,我們需要分辨的是目前於社交媒體所出現的討論是否屬於此類的討論?又或者說值得問的是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所作出的討論是否真的對信仰及教會有益?我認為我們應當分清兩者,避免用相同的準則去對待。

第三,我並不認為在主日學避免涉及教義討論能減少爭端。教義本身並不是引起紛爭的原因,紛爭的根本為眾人對怎樣活出信仰有其個人的理解,同時亦對他人對信仰的觀點有不滿的態度,故企圖駁倒對方。單單教導聖經而避免涉及教義討論並不能減少爭端,不向信徒講解教義更會對教會帶來極壞的影響--信徒沒有足夠的知識面向外界對基督信仰的批判,也無力向未信者及剛歸信者清楚講解信仰的核心。此外,這樣的做法亦等如棄掉昔日信徒對信仰的理解,有機會破壞歷代信徒對三一神的認信,彷彿各時代的信徒只是敬拜他們所理解的上主。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CGST Dip CS 51 :「信錯」的異端

是次想以一篇短文談談異端此一話題。在上課之前,我一直認為異端就是那些宣揚錯誤福音的組織,認為他們是故意要散播錯誤的信息,為要迷惑他人。那麼,為何會有異端的出現?

上文提到傳福音這一行動令神學出現,初代基督徒開始嘗試建構對認信對象(即神)的理解,整合成能夠傳承和傳遞的知識系統。古代文獻顯示早期教會成立不久便已存在兩種作品,分別是洗禮講章及解說信仰的作品,向別人闡釋“what do we believe?“以及“why do we so believe?“。在當時,基督信仰的某些部份與猶太教一脈相承;另一方面,基督信仰亦深受當時盛行的希羅文化及哲學所影響。因此,基督徒有需要向未信者以及初信者(特別是未見過耶穌那一群)解釋自己的信仰與別的信仰有何分別。在詮釋基督信仰的過程中,不同的人對信仰有不同的了解,他們各自按他們的認知、經驗等表達了他們的想法,如對於三位一體的理解、耶穌的神人二性、何時上帝會再來等等。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這一種百花齊放反映了當時信徒對信仰的認真,各人都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信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亦反映了當時的文化、哲學思想及別的多神信仰的教義深深的刻畫在各人腦海中,以致各人在講解信仰時會引用那些觀念及用那些觀念作詮釋。舉個例子,約翰在福音書的第一章解釋耶穌降生為人時就刻意用「Logos」,指出道就是神。這明顯是作者刻意作出的詮釋,以此希羅哲學中的用字解說耶穌的到來,與當時的人建立可對話的橋樑。另一個例子是亞流,他試圖用希臘哲學及個人邏輯論證「聖子不能與聖父同樣有真神的本質,是次一等的神」(參尼西亞信經如何回應亞流的立場),試圖維護聖父的地位。然而,當時的教會領袖檢視亞流的主張認為此主張違反聖經對聖父及聖子的描繪,因此制訂了《尼西亞信經》,並宣佈亞流的主張並非正統,是異端。

以上兩個例子正好反映了對當時文化的借用和註釋有其好處,能幫助基督徒在當時用外邦人熟識的用字傳講福音(如保羅借用未識之神的觀念向雅典人傳道),但不恰當的使用亦有機會使信徒「信錯」,不當的理解基督信仰。亦即是說異端的出現不一定是出於惡意,只是因為當時某人把某些觀念、想法用作理解信仰,卻被教會認定此說法不合符聖經所言,不應繼續在教會內外傳講。我並不認同異端對於三一神以及基督信仰的不當認知和傳講,亦認為教會與信徒有必要小心提防異端在街上的佈道和在教會內的滲透。不過,在聽完這堂課後,我對異端有一種新的理解。首先,我認為第一個提出某一種異端的人並不是壞人,他們或許只是試圖以其個人認知去表達信仰,可惜其主張與聖經相違背。其次,我認為知道了這一段歷史後對我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教我緊記每一代的信徒都有其責任承傳正統信仰及小心的運用當代文化/思想開展福音工作,同時亦要謹慎思索所借用的當代文化/觀念是否與我們所信的道相合。第三是基督徒必須敏銳於聖靈的提醒。信仰思辦聽起來好像只是信徒運用理性去思考信仰的行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John Webster所言,人的理性同樣有其限制,並不是全無缺陷的。唯有我們接受聖靈的引導,容讓聖靈引導我們去運用理性,我們才不會墮入異端而不自知。那麼,是否有部份異端是因為魔鬼為了迷惑世人而催生那些思想/引誘某些人弄錯?這個問題已經超越了我目前的水平/理解範圍,要留待將來再作思考了。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CGST Dip CS 50 :信仰與神學思辨



上文提要
不但如此,我們的信仰更要求我們不斷對外把我們的神及祂的心意向外界的人分享:「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使人心迴轉免淪亡,是真理與慈愛故事,講述平安與真光」。這一段詩歌正好表達了整個信仰群體被要求作出符合對信的對象本身的屬性的回應,就是把福音傳予萬邦。與此同時,這一種宣講亦迫使跟隨主的人思索自己該怎樣傳講福音以及反思自己所傳講的到底是甚麼,亦正是因為傳福音這一行動令神學出現,基督徒開始嘗試建構對認信對象(即神)的理解,整合成能夠傳承和傳遞的知識系統。不過,並非每一個人都願意作神學思辨,這一種的傾向在華人社會尤其明顯……


概括而言,普遍信徒對神學有恐懼,認為當中的內容十分抽象。有不少人認為信仰只需有單純的信心便可,即便沒有讀過三一神觀或其他神學理論並不會影響他們既信仰。以上的想法可以說是華人教會對神學的既有印象。那麼,到底此印象從何而來?第一,這與華人教會的背景有關。華人教會誕生於大復興運動,當時的領袖覺得抽象的思辨與自己無關,教會只需專注於敬虔與熱情的信仰活動即可。此外,華人社會本身的務實主義亦有帶來一定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等抽象觀念敬而遠之,較為願意花時間於看得見,實在的事物當中,如兄友弟恭、齊家治國等等。此文化深入華人群體,至今亦然。以上的兩個原因使華人教會不太願意作神學思辨,較為傾向於學習或掌握一些實用性的知識(參無用既學科)然而,這一種取態與教會二千年歷史相違背:神學思辨一直都存在於教會。那麼,到底「抽象」的神學思辨對信仰又有何意義?

首先要說的是信仰與信心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兩者分別組成了的主觀與客觀兩個角度。按照傳統新教對信的理解,信可以分為兩個部份: fides qua creditur & fides quae creditur。fides qua creditur 是指信心的活動; fides quae creditur則是指所信的主體(詳細請參閱信心與理性誠然,信心包含人作為主體的敬虔信靠,但更重要的是信的對象本身如何。若我們單單講求人的信心,卻沒有對所信對象有足夠了解,那我們很有機會「信錯」,不為意的把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加入到對神的理解當中,甚至不知不覺的把一些不當的觀念(如成功神學)繼續傳遞給下一代。因此,一定程度的神學思辨更幫助我們整理內心對上帝和信仰的認識,較正一些不正確的觀念。

再者,神學並不是部份人的專利,神學的內容亦不是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在無聊時創作出來的 。神學的出現是因為教會的實際需要而發展出來,為要解說我們信甚麼以及為何要信,幫助初信者明白信仰以及判別那一種表述違反了聖經的核心觀念。彼得前書三章15節的經文表明了我們為何要努力做信仰的思辨:「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若有未信者在面對苦難時詢問我們為何仍能在黑暗的處境中仍能懷有盼望,我們能回答此問題嗎?當有初信者渴望更深入了解信仰的內涵,信徒有甚麼內容可以講授?當世界流傳一些價值觀如「在起跑線」,信徒有足夠能力分析並指出當中潛藏的問題嗎?



最後要說的是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當中全都包含神學活動,不論是講見證或作出生命中的抉擇,全都涉及抽象的觀念。舉個例子,某些教導鼓勵弟兄姊妹在遇上心儀對象時要先尋求上帝,看看對方是否上帝為自己所預備的那一位。事實上,這一種對信仰的理解已經包含了不少重要的課題,如伴侶是否預定的? 神是否會直接回應某人的提問?如何分辨那個才是神的聲音? 以上種種全都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總括而言,我們每人都有神學思維,分別只是該套想法的優劣以及該套想法是否有經過有意識地思考。這些神學思維不斷影響我們基督徒的信仰表達,亦進而影響信徒怎樣在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樣式。若我們漠視神學,最終會令教會的神學發展越來越不健康,進而我們對神的理解越來越有侷限。

行文至此,想分享一段經文以及記下一段我的朋友曾向我分享的觀念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他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 神裡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 神百般的智慧。 弗三8-10
我們的信仰很簡單(simple)但卻不簡陋(simplistic),值得我們花一生的時間心力去了解上帝的愛有多長闊高深。有人會覺得神學思辨與自己無關,只須留給那些理性的人去思考即可,自己可把時間用於實務,專注傳福音或各類型的服侍上。在讀完是次的教義神學科之後,我認為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最理想的。沒錯,某些人因為教育程度、年紀或身體狀況而未必有足夠的能力去作思辨,我亦不會對目不識丁的老姊妹有這樣的要求。然而,我們又是否可以迴避這一份責任?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具大學學位或以上學歷的人佔十五歲或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四點四。雖然學歷並不代表我們信仰認知的高低,但起碼反映了我們擁有深入認識信仰(神學)的潛力。作為教會當中較年輕及較具教育程度的一代,我們又是否可以接受自己對神的認知及了解與目不識丁的老姊妹差不多?此外,我在上一篇的文章亦提到每一代的信徒仍然需負起自己那一代的責任自己去認識神,仍需在離世以先把我們的信仰經驗和對信仰的詮釋傳予下一個世代。若我們都不願作神學思辨,那麼我們很大機會在面臨不當的信仰觀入侵教會時無力反抗,甚至被寄生了仍不自知。因此,我認為具有一定學歷的信徒理應在信仰思辯當中擔當更為重要的角色,不單自己要去努力思考,更要幫助別的弟兄姊妹明白所信的。

後記
既然提到「信錯」這個課題,我想也要在稍後談談異端這個話題,老師的講解完全改變了我的既定印象……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