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CGST Dip CS 84 : 與喪失配偶的人同行




本文將透過對心理與聖經所作的研究,提議基督徒可以怎樣與喪失配偶的人同行,陪伴對方渡過哀傷的經歷。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會集中討論因失去伴侶而來的哀傷,並不會談論到其他類別的哀傷。首先,本文會先討論喪偶的意義以及喪偶者面對的困難。我認為未經歷喪偶的人較難明白失去配偶的意義為何,往往亦低估了喪偶對於對方所帶來的傷害。Murray, Toth & Clinkinbeard指出喪偶不止是失去伴侶,更是失去選擇與機會1。 喪偶者不但失去了互相扶持的配偶,更失去了因伴侶而來的希望、夢想、與未實現的期望及因伴侶而產生的情感與各方面需要。舉個例子,夫婦一般會為二人的未來作出一系列的規劃與投資,如置業、生育、職業發展、人生方向等。而在計劃過程中,一般都是會假定這一切都是由二人所共同完成。然而,配偶離世卻把這一切都破壞,令原定計劃被打斷,甚至變得無法完成。喪偶者不止是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人,他亦同時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與人生目標。此外,失去了至愛亦會迫使喪偶者須馬上決定該怎樣修改原定計劃以應對目前處境,這不但牽涉到財務或時間上的安排,這些事情亦會加重喪偶者的心理負擔,令其感到身心俱疲,難以作出合宜決定。因此,同行者在嘗試了解喪偶的意義時,必須要將這些東西考慮在內,嘗試明白喪偶的意義比我們的一般認知更為巨大。

在討論了喪偶背後的意義後,接下來的一段將會討論家庭結構的變遷怎樣影響喪偶者所獲得的支持。在古代,當時的人以宗族作為單位去生活。由於大家是住於相近的地方,族群內的關係一般較為密切,家族成員不單分享彼此的資源,亦為對方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但隨住社會的發展,這個情況漸漸改變了。香港過往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政府的社會政策使昔日的擴大式家庭難以延續下去,2核心家庭漸漸取代擴大式家庭,成為社會上最為細小的家庭單位。這一種改變不止呈現在家庭成員的人數上,更影響整個家庭的功能、成員間的內部關係及對外的連繫。舉個例子,核心家庭的人數遠比擴大式家庭為少,因此每個成員在家庭內的角色亦會更為吃重,以肩負原來由更多家庭成員所分擔的責任與義務。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一種改變亦使到核心家庭在面對巨型轉變時的應對能力下降了不少。一旦任何一位成員發生事故,其他成員將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承接那些責任與義務。而對未有子女的夫婦而言,核心家庭只是由二人所組成,面對突變時的彈性亦相對較低。Silverman指出由於夫婦二人習慣了互相陪伴、關心與連結,因此失去配偶所帶來的哀傷比二十世紀時的人更為強烈。3除了因為二人之間的感情之外,這亦與家庭型式的轉變有關。一方面伴侶成為了對方最為重要的倚靠,因此頓失所依的帶來的傷害亦比以往大。另一方面,喪偶者能夠自親戚所獲得的物質及心靈支持遠比二十世紀為少,這亦令喪偶者較難自傷痛中回復。這亦使我們明白到與喪偶者同行的迫切性與重要性,盡力彌補喪偶者因家庭結構變化而導致的心理支持不足。

接下來的一段將會討論喪偶者的情緒狀態。田芳指出一般的喪親家屬需要一至兩年時間才能從逐漸處理哀傷,回復至喪親前的狀態。4而一份肯尼亞的研究甚至指出有喪偶者在配偶離世三十年後仍然未能完全自哀傷中復原,仍然徘徊在Kubler所提及的「哀悼的五個階段」之中,未能完全接納伴侶死亡的事實。5當然,不同人因著各自獨特的解難能力、個性、適應能力等,需要處理哀傷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學者在各自的研究中曾發表不同的模型試圖描述喪偶者會面對的情緒。一般而言,喪偶者都會面臨以下四種的情況:確認死亡的發生、經歷哀傷情緒、回憶逝者並建立心靈上的聯繫、最終適應並重投喪親後的生活。6無論是採用那一個模型也好,我們也必須緊記哀傷並不是一個線性的歷程,不要強行把某些理論強行套入哀傷者該時的處境當中。同行者要明白到哀傷者經歷哀傷或許會是反覆混亂,甚至是同時發生,歷程未必會清晰地出現。若要更精準的形容哀傷者的情況,筆者傾向把上面提到的四個哀傷的歷程與「並行過程模式」融合在一起去理解。Margaret指出哀傷者並不是在完全處理掉哀傷後才回復以往生活作息,而是會如鐘擺一般,在喪偶後的一段時間內都徘徊在損失主導與重建主導兩種反應。損失主導的意思是指沉醉在哀傷的情緒反應,思念逝去者以及回想起與對方相處的回憶;而重建主導則是指喪偶者重整自己生活的行為,如處理實際的生活問題以及適應自己新的身份等等。7筆者認為兩套理論所描述的非常相近,只是側重點不同 — 上面提到的四個哀傷的歷程似是穿插於損失主導與重建主導兩種反應中,喪偶者逐漸由較多時間陷於損失主導慢慢朝向重建主導為主,亦在過程中慢慢接受伴侶已離開人世。因此,結合兩套對於從哀傷回復的理論去明白喪偶者的需要與情況會是更佳的做法。

在討論喪偶的意義、所面對的困難與其情緒狀態之後,接下來本文將會嘗試從聖經中尋找一些啟發。看看聖經對於情緒的觀點以及參考聖經中一些喪親者的經歷。8而在參考聖經經文之前,我們必須先考慮到現代人與聖經作者對於情緒的理解是否相符。Francoise在一篇文章當中探討了希伯來聖經對於情緒的理解,認為與英語世界對此的認知並不相似。Francoise指出英文的情緒包含身體的感覺、對該處境的認知評估以及由情感所引起的時刻三者,而這一定義亦廣為人文學科所採納。然而,這一定義有其文化局限,與其他語言對於情緒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Francoise繼而指出希伯來聖經中含有與情緒相關的字句,但是卻缺乏對於某情緒反應的特定用字。亦即是說希伯來聖經在提到情感時,往往以該人的行動、身體的知覺及禮儀性的動作等等去表達,以此去表達那人有某種情緒。以下將會以雅各聽說約瑟被殺害時的記載10為例,探討創世記作者如何描述哀傷。誠然這段記述瀰漫著濃厚的情感色彩,但嚴格來說經文卻沒有任何一個有關哀傷情緒的字詞出現過。在作者筆下,雅各的哀傷是透過他的言詞以及表示哀悼的動作所呈現出來,而我們是因為了解到他有異於尋常的長時間哀悼而得知他的痛苦有多強烈。11在接下來本文將會再列舉另一例子,看看另一位聖經作者怎樣描繪約伯失去牛羊、僕婢與兒女時的哀傷。12 在經文中,沒有任何字詞表達約伯的哀傷,而是用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這些動作與禮儀動作去表達他對此的反應。以上兩段經文都記述了喪失兒女的事情,但是作者卻並無使用如英語的情緒一般的字詞形容二人,反倒著重描繪他們的身體動作、言詞或禮儀性動作。因此,Francoise斷言希伯來人對於情緒的理解與現代英語世界對於情緒的定義並不相符。13

縱然希伯來聖經對於情緒的表述與我們一般的認知有不少的差異,但這並不代表基督徒難以從經文中找出可供借鏡之處,我們仍然能從文本中看到聖經中的人物如何陪伴他者面對哀傷,並從他們的經驗學習怎樣與他者同行。第一個例子為路得,經文記載失去配偶的她如何與蒙受喪子之痛的婆婆同行,一起經歷由家鄉摩押地回到猶大地後的一切風雨。路得記中有不少經文描述拿娥米因早前失去丈夫及近日失去兩個兒子所產生的情緒。從經文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拿娥米當時的情緒頗不穩定,一方面她有足夠的理智為兩位媳婦建議未來的去向;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她對於上主的嬲怒,認為是祂破壞她的家庭,使她滿滿地出去,卻又空空地回到家鄉。路得並沒有試圖向拿娥米解釋苦難的原因或向她提供建議,而是選擇與拿娥米同行,由摩押去到以色列地居住,並在生活中服侍拿娥米,與她同住。路得很好的示範了與哀傷者同行的方式並不是在對方面臨哀傷時為對方解答任何疑問,因為這個時候並不是處理這些東西的合宜時候。更合適的做法是陪伴在側,讓對方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自己是被重視的。而在後來的經文,我們可以見拿娥米因為有路得的同行而使她的哀傷逐漸消減,最後更成為俄備得的養母,得享天倫之樂。而路得記的作者更透過婦人們所說的話表達對於路得的欣賞,足證她是個很好的同行者:「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14

除了路得之外,筆者亦想藉約伯的三個朋友作為例子去解釋不合宜的陪伴有機會對哀傷者帶來二次傷害。在一開始時,經文提到三人在聽到約伯的遭遇之後,就馬上從本處去約伯那裡。15三人能夠暫時放下自己所忙碌的事情前往陪伴面對困苦的朋友,這是值得我們欣賞的。他們的舉動提醒我們生活縱然非常忙碌,但仍然需要因為他者的緣故而暫緩手上的事務,陪伴我們所重視的人面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此外,經文提到三人在看見約伯後放聲大哭,與他一同坐在地上七天七夜。這個行徑反映了他們很重視約伯,因為他的慘況而身同感受。雖然三人在往後的經文中質疑約伯的整全,但我們仍然要肯定他們對約伯的重視以及關心。接下來筆者將會嘗試指出三位朋友的安慰出現了甚麼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於三位接受不了約伯的悲慘遭遇以及其情緒化言論。當約伯發言展現自己咒詛生命以及渴望求死後,三位都忍不住發言,試圖為約伯所經歷的種種作出解釋,分別從創造神學的三個秩序討論約伯為何會有這樣的經歷。面臨苦難的人往往會有情緒化的表達,這是非常普遍的,並不代表這是受苦者真實的內心想法。可惜的是,三位朋友似乎並不明白約伯在這所表達的感受,反而將之視為一個邏輯思考問題,試圖提供答案予約伯去解決他的困難。這樣的反應會讓受苦者感到不被聆聽及不被接納,16自己在他人眼中彷彿只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而非一個面臨傷痛的人。在這一方面,路得的處理方式就明顯的較為適切哀傷者了。

在嘗試從心理以及聖經中了解哀傷以及同行的要點後,接下來的段落將會作出一些建議,幫助基督徒陪伴喪失配偶的人渡過哀傷的經歷。Kathomi 在肯尼亞的研究指出當地的牧者願意花較長的時間於關心喪偶者的物質需要與靈性需要,卻較少花時間於關心喪偶者的情緒需要。17這個研究結果反映了基督徒往往過分低估喪偶所代表的深層意義以及他們所需的情緒支援為何,因此我們使用較多的時間與對方分享屬靈上的教導,盼望這方式能使對方走出傷痛。我不是說這方面的付出是徒然,而是想指出基督徒同行者應嘗試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喪偶者的哀傷,不止是聆聽他所表達的表面意思,更要去了解當中的深層含意。舉個例子,筆者曾在一年前遇過一位信奉民間信仰的長者。她的丈夫與她相識約五十年,剛因重病而逝世,她因而感到非常哀傷。她差不多在每次聊天時都會提起對於丈夫的思念,表達自己尚未能完全接受對方的離世。在傾談的過程中,我明白到她的哀傷不止是因為相伴甚久的丈夫離世,亦是在過程中感到不知所措,暫時未能接受生命中的至親不再在自己身邊,自己需要獨自一人面對晚年的日子。直到大概十個月後,她的情況才漸趨穩定,開始適應新的身份以及重拾自己的興趣。在這一段經歷當中,我明白到同行者最為要緊的是付出時間,以足夠的耐性容讓對方不斷的訴說他所面臨的哀傷或其他感受,不加上任何的批判 ,也盡量避免提出個人意見。筆者認為同行者應花較多的時間於這一部分是因為唯有對方已充分的表達他的感受,他才能夠開始邁向復原之路。若過早的中止對方抒發內心情緒,那麼同行者就會犯下如約伯的朋友一樣的錯誤。在香港這個節省急速的城市,同行者實在不易擺上足夠長的時間陪伴對方處理其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那另一角度來看,這同樣是我們向他者表達我們對他的關心與重視的絕佳時間。因此,我建議教會的弟兄姊妹應與教牧同工分工合作,協調出一個理想的同行方案,兼顧喪偶者的物質需要、靈性需要與情緒需要。

除了持續性的聆聽之外,同行者尚可以透過認知治療,幫助喪偶者處理其認知扭曲現象。在討論這一部分以先,筆者必須指出這一步並不能在剛陪伴喪偶者時馬上進行,必須在已與他同行一段較長日子後方可按情況嘗試,以免讓對方覺得我們只是想幫他不再陷於憂傷。筆者的這一建議是因為喪偶者有機會怪罪自己,認為自己的某些決定或行動導致對方逝去,因而感到愧疚。同行者可以在傾談過程中了解對方的想法的源頭以及負面自語的含意,然後幫忙對方分辨到底他的想法是建基於真實的情況,還是只因為愧疚而把責任歸於自己。在我與上一段提到的那位女士同行的過程中,她認為自己未能在丈夫離世的那時刻陪伴在側,認為當時決定回家休息一會的決定是錯誤的,因而感到自責。在與對方建立一定程度的互信之後,我嘗試挑戰她這個想法,引導她去回想她已出盡全力為丈夫安排最合適的治療,而當時的她需要讓身體休息一下,以迎接下一天的挑戰。而在最後,她慢慢不再責怪自己,接受自己已在照顧丈夫方面付上了最大的努力,接受丈夫於該晚的離世與非因為自己的過失。

在文章的尾段,筆者想在此作出一些總結。本文檢視了一些心理學以及信仰中有關哀傷的資料,嘗試整合兩者並提出合宜的方式去陪伴喪偶者。筆者認為兩者的整合尚處於相當初步的階段,需要更多的同路人總結實際經驗、神學反思以及心理學的理論,在未來整合出一套適合基督徒同行者的方法。


註腳

1 Murray, C. I., Toth, K. & Clinkinbeard, S. S. “Death, drying and Grief in families.” Mckenry, P. C., Price, C. A. & Price, S. J. (eds.), Families and Chnage: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and transi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 USA. (2005):80.

2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Education Bureau (2017). Resource Kit for Teachers’ Reference:Caring Community. Retrieved from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Education Bureau Web site: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technology-edu/resources/hmsc/HMSC_Booklet7_C_p36.pdf

3 Silverman, P. Widow to Widow: How the Bereaved Help one another. Routledge: Brunner,(2004):52.

4 田芳:《在終將告別前,學習哀傷》(香港: 蜂鳥出版,2019),頁21。

5 Kathomi, M.K. “Assessment of an Effective Pastoral Care Model for Helping Widows Overcome Grief in Ack Kirinyga Diocese, Kenya,” 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8 (2019):50.

6 田芳:《在終將告別前,學習哀傷》,頁41。

7 吳燕玲 & 嚴鎮國:《放下傷痛—助人及自助手冊》( 香港: 宣道出版社,2012),頁148-149。田芳:《在終將告別前,學習哀傷》,頁59-62。

8 受篇幅所限,本文將只會集中於討論希伯來聖經,不會探究新約各書卷。

9 Mirguet, F. “What is an “Emotion” in the Hebrew Bible?: An Experience that Exceeds Most Contemporary Concept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24, no.4-5 (2016):444-446.

10 創三十七33~35

11 Mirguet, F. “What is an “Emotion” in the Hebrew Bible?: An Experience that Exceeds Most Contemporary Concept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24, no.4-5 (2016):454.

12 伯一20

13 Mirguet, F. “What is an “Emotion” in the Hebrew Bible?: An Experience that Exceeds Most Contemporary Concept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24, no.4-5 (2016):455.

14 得四14~15

15 伯二11

16 葛琳卡,《情緒四重奏:同行生命中的憂怒哀樂》,(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頁140

17 Kathomi, M.K. “Assessment of an Effective Pastoral Care Model for Helping Widows Overcome Grief in Ack Kirinyga Diocese, Kenya,” 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8 (2019):51.



==============

評語
看過你的文章,寫得很好。
看到你清楚的思路,又有聖經角度的反思和討論。
當然,主題是喪偶,用聖經例子,若找到喪偶更佳。
另外,當心理與聖經對話和整理後,若能整理出一些具體的關懷應用,那就更完整。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CGST Dip CS 83 : 悼念楊醫




常常身穿綠色風褸的老師:


院長形容你為剛毅木訥,我想我應該找不到更佳的形容詞去形容你。感恩在剛踏入職場時就遇到你,有幸聽你講解聖言,教授我甚少聽到的創造神學。


謝謝你帶我進入舊約聖經的世界,認真思索一字一句的意義。在你身上,我明白到聖經文本本身已含有治療人心的力量,不一定需要鋪墊太多見證或小故事才能接觸受眾的心靈。在你身上,我明白了一丁點「虛空」以及福禍無常。這不止影響了我的神學觀,也不知不覺的影響了我的未婚妻。


有次跟同學聊天,我說我希望更明白你所說的,將來可以用於陪伴面對苦難的人。但願我能善用你所教的一點皮毛吧。


親愛的老師,真的很捨不得你...你對於整個中神大家庭的盡忠,實在是我的榜樣。我們...將來再會吧。

------------

指望的課題:約伯有指望嗎?


指望的吊詭之處為:為何那人在這逆境會有指望?到底什麼是指望?在聖經當中,指望是指hope of the hopeless。人未到絕望的處境,實在難以了解和討論盼望。


那麼,信與望又有何關係?信是指相信既對象,即我心知我所信的是誰,確信他信得過。望是指結果,我們不知道會如果。若是已經知道,那就並不是望了。


[取自約伯記的課堂筆記]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肺up 職場故事

 



難得可以同兩位好同學一齊肺up 下,一齊傾下職場同信仰既互動。同你地傾計真係好正

🥰🥰 以後要多D 分享大家既職場故事呢~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