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CGST Dip CS 52 :教義討論與社交媒體的爭端


利申

  • “因為網上出現各種針鋒相對的神學論述而避免於教會的主日學涉及教義討論”為假設性論述,純屬虛構。
  • 此文章為於短文練習,由於須於指定時間內呈交,故文筆未必太過通順,謹作記錄用途


--------------
在自智能電話及社交媒體興起後,不少信徒都在各大社交平台提出個人對信仰的看法以及發表自己對時局及教會的許論。隨住各基督教機構、教會和各牧者紛紛利用此些平台宣傳自己的觀點或提出對目前社會環境的意見,網絡上出現的論述就更多了。我不認同教會應該因為網上出現各種針鋒相對的神學論述而避免於教會的主日學涉及教義討論。下文將會嘗試解釋我的理由。

第一,充斥各種論述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自初期教會成立開始,不同門徒及教會領袖就已經一直在尋求對基督信仰的更好論述,他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並與眾人討論各種論述的優缺點。在過程中,教會逐漸發覺那一些論述較為貼近聖經所表達的真道。因此,我認為出現多元論述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若處理恰當,多元論述能刺激信徒就信仰及目前處境作出更佳的討論,用當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信徒們對三一信仰的理解。

那麼,到底教義討論又會否引發爭端,以致影響教會的和諧?我認為應該把「教義討論」及「爭端」分開來看,不宜混為一談。教義的建立有兩個原因,分別為教導剛歸信的人有關信仰的概要以及用作對抗異端對三一神的不恰當觀點。在初代教會時期,教義開始被建立,眾信徒致力探討怎樣更清晰的表明基督信仰。亦即是說教義討論是有其正面意義的--在聆聽及對話中構建更佳的信仰表述。然而,我們需要分辨的是目前於社交媒體所出現的討論是否屬於此類的討論?又或者說值得問的是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所作出的討論是否真的對信仰及教會有益?我認為我們應當分清兩者,避免用相同的準則去對待。

第三,我並不認為在主日學避免涉及教義討論能減少爭端。教義本身並不是引起紛爭的原因,紛爭的根本為眾人對怎樣活出信仰有其個人的理解,同時亦對他人對信仰的觀點有不滿的態度,故企圖駁倒對方。單單教導聖經而避免涉及教義討論並不能減少爭端,不向信徒講解教義更會對教會帶來極壞的影響--信徒沒有足夠的知識面向外界對基督信仰的批判,也無力向未信者及剛歸信者清楚講解信仰的核心。此外,這樣的做法亦等如棄掉昔日信徒對信仰的理解,有機會破壞歷代信徒對三一神的認信,彷彿各時代的信徒只是敬拜他們所理解的上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