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學年完結了,我想嘗試把上課時的個人筆記稍作整理,以後放在這裡留一份紀錄。是次就由教義神學(一)的內容開始吧~
--------------
在討論教義神學的各個課題和基督信仰的內涵之先,我們必須理解基督信仰的「信」到底是一種怎樣的信。不同的人對於信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視之為盲目迷信,有人視信為心靈寄托。概略而言,基督教所談的信(Faith)包含三個向度: (i)具強烈的歷史感 (ii)持續性的認信 (iii)對更深入的探索信仰對象抱開放的態度。
基督信仰特別之處是它常常引述歷史,強調上帝是那位參與在歷史中的神。與其他宗教信仰不同,聖經除了提及上帝創世的事蹟外,更多次提及祂怎樣參與在以色列人的歷史當中。聖經花費相當的篇幅強調神並非那位高高在上,不問世事的存在;而是一位關切其子民生活,更多次拯救人類的上帝。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到往後歷代以色列人,他們都曾遇見上帝,聽見上帝的聲音,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此外,以色列人亦把上帝參與歷史的這份記億代代相傳,除了口頭上及以文字傳承外,聖經更曾記錄以色列人立石為記,讓後世的人也得以知道上帝曾做過的事:
“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是甚麼意思?’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旦河。’因為耶和華你們的 神在你們前面使約旦河的水乾了,等著你們過來,就如耶和華你們的 神從前在我們前面使紅海乾了,等著我們過來一樣,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 神。”由此可見,基督信仰是相當有歷史感的信仰,信仰的一部分是建基於對過去曾發生事情的記錄、詮釋與傳誦。因為神曾做過這些事情,因此我們能夠稍為理解祂,相信祂對將來的承諾及明白祂對人類的心意。與之相比,佛教信仰並不是太具有歷史向度(舉個例子,佛教並不太在意佛陀曾與甚麼人相遇或在某年代曾發生過甚麼事)。那麼,歷代的以色列人所信的對象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存在?以下的經文分別是從五經、先知書及聖卷中選取,當中對上帝的記述是驚人的相似:
出三十四6-7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上面所引用的幾段經文分別來自成書於不同年代,由不同作者所寫成的著作。然而,各個作者所描繪的上帝卻是非常接近的,對祂的屬性有相近的形容,反映出每一代人對上帝的認識是有共通的內涵,各段經文反映了一種超越時空的認信。歷世歷代的信徒代代相傳他們怎樣得蒙上帝的帶領(如出埃及、打敗外敵、重守與上帝所立的約,etc...)和他們對上帝的體會,把這一切都傳承予後代。新的一代一方面接收先輩的信仰遺產,另一方面亦在新的處境中經歷上帝,重新整理成新一代的信仰經驗傳承,持續的把每一代的得失成敗和上帝對人的心意記下來予後人。可惜的是日光之下無新事,這些歷史並沒有讓後世的人避免犯錯,反倒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這不得不說也是一種諷刺。
民十四18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珥二13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 神;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
拿四2-3“耶和華啊,我在本國的時候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 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尼九16-17但我們的列祖行事狂傲,硬著頸項不聽從你的誡命;不肯順從,也不記念你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奇事,竟硬著頸項,居心背逆,自立首領,要回他們為奴之地。但你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 神,並不丟棄他們。
詩一零三8
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
最後一項特質是對更深入的探索/了解信仰對象抱開放的態度,接受往後所發生的事件會豐富整個信仰群體對上帝的理解。舉個例子,耶穌所傳的大好信息令當時的以色列人對舊約時代的教導和對耶和華上帝的心意有全新的理解,促成了門徒大舉向羅馬帝國各地傳福音的行動。此外,不論是初代教會時期的信徒四散各地、西方宣教士遠赴海外傳揚福音又或者是南非黑人信徒在白人政府治下所受的逼迫,這些都成為信徒群體的寶貴傳承,幫助他們更深的認識那位創天造地,超越人類一切認知的那位造物主。亦即是說每一代的信徒仍然需負起自己那一代的責任自己去認識神,而非滿足於背誦那些古時發生過的神蹟。我們仍需在離世以先把我們的信仰經驗和對信仰的詮釋傳予下一個世代。這亦帶到另一個課題,就是基督徒的信具有公共性,任何試圖把「信」簡化為一種私人宗教經驗或某種深奧難懂的宗教的企圖都應該被制止。
不但如此,我們的信仰更要求我們不斷對外把我們的神及祂的心意向外界的人分享:「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使人心迴轉免淪亡,是真理與慈愛故事,講述平安與真光」。這一段詩歌正好表達了整個信仰群體被要求作出符合對信的對象本身的屬性的回應,就是把福音傳予萬邦。與此同時,這一種宣講亦迫使跟隨主的人思索自己該怎樣傳講福音以及反思自己所傳講的到底是甚麼,亦正是因為傳福音這一行動令神學出現,基督徒開始嘗試建構對認信對象(即神)的理解,整合成能夠傳承和傳遞的知識系統。不過,並非每一個人都願意作神學思辨,這一種的傾向在華人社會尤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