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CGST Dip CS 37 :喝咖啡與認識上帝
這個學期學了很多從來沒聽過的名詞,令我驚覺原來「神」此字本身的內涵是多麼豐富,自己的見識是多麼淺薄--原來在以理性思考神的聖潔之先,其實人的理性要先被聖潔去治死。還有許多許多…… 在與愷媛分享上課的內容時,自然會觸及一個很難避免的話題:到底為何要學這些東西?君不見很多人沒有學過這些也能忠心侍主嗎?或許學習“homooúsios” & “Hypostasis”等字詞並不會使人自高自大,但學了又如何?難道要在傳福音時向未信者傳講嗎?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想起了我心愛的咖啡。
記得在中三時我開始喝咖啡,那時我喝的是學校小賣部出售的Nescafe罐裝咖啡或者是維他盒裝咖啡。對我來說喝咖啡只是為了提神,味道並不是我所關注的重點。後來連鎖咖啡店開始興起,我開始嘗試不同店家的咖啡,亦開始略略知道了不同品牌所用的咖啡豆及調製方法會怎樣影響咖啡的口感。這時的我開始學習品味咖啡的味道,嘗試理解那一種較好喝。 直到最近,我開始會在有空時到訪不同咖啡店,品嘗不同沖調方法所弄出來的咖啡。由這時開始,我發覺自己有點不願意再喝罐裝咖啡…由於對咖啡感興趣,自然會有意欲去品嘗不同的咖啡,也自然會逐漸建立對不同咖啡的評價。
其實認識上帝也是這樣。在年幼時我自以為自己很明白出埃及的意義,沾沾自喜於自己懂得背誦十災為何。此外,自問尚算不錯的聖經認知也使我自覺有足夠的能耐參與各類型的服侍。然而,人生的種種經歷不斷驅使我一次又一次的詢問福音的含意以及對這個時代來說有何意義。為了確立自己的召命以及更明白信仰,我在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再度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語文能力不夠好的限制(Ref 1, Ref 2)之外,我對信仰產生了很多疑問,也有點沮喪的感覺。而有時在參與不同的聚會時,某些講論會不斷浮現在腦海:這樣對經文的理解真的對嗎?這樣的見證是合宜的嗎?坦白的說,我不是太吃得消這一種感受。由小到大我渴望的是求真,但當我稍稍觸及真實,我卻發覺自己不太能接受那種感覺--那是一種極為沉痛的感受,彷彿是在否定過去的那些經驗與認知,也好像是在強迫我重構信仰及權威。
這一種掙扎使我再度回想我喝咖啡的經驗,品味咖啡的苦與樂其實亦對應讀神學認識上帝過程中的掙扎:懂得分辨咖啡的好壞能幫助我更享受手中的那杯咖啡,而這亦不等於我要完全否定連鎖店的咖啡--那杯咖啡亦有其功能性和實際用途,那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沒有了Mc Cafe$14的Cappuccino,那我怎有能耐在放工後做功課?)。同理,更認識歷代教父及神學家對上帝的理解雖則為我增添了不少煩惱,同樣地亦幫助我更能與眾聖徒相通,一起認信聖父及聖子的“homooúsios” (若我們記得Shema對亡國被擄的以色列人有多重要的話,我們理應對下面的經文感到詫異):
2:6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 2: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2:8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2:9 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2: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 2:11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 神。
不過與此同時,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又出現了。當我鑑賞和細味的能力提升了以後,我該如何自處?另與人分享信仰時又應否重新捨棄過往慣用但未必完全合適的字詞?我想這也值得將來寫另一篇文章談談相關的思考。教義神學一科尚有數堂就要完結了。然而,對三一神的認識只是剛剛開始:尚有基督論、聖靈論,以及眾多教義神學的課題。或者這一份內心的掙扎仍會繼續纏繞住我,但願這個咖啡的比喻能時刻提醒我,使我在讀書讀得快要發瘋時能得著一點安慰~
ps:暫時我不打算在咖啡一道上進深了,原因是這個興趣的代價確實有點高昂,我實在不敢接觸炒豆/自己買一部咖啡機……
ps 2:老師曾用學習音樂的經歷去幫助我們抒解對讀神學的掙扎,不過我更喜歡上面的比喻~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步履蹣跚的爸爸
牧養是一份很特別的經驗,某程度上讓一個尚未生兒養女的人能參與在栽培一個生命的獨特使命裡。認識你之後,我多了一個新的名字➖爸爸。你說,這是學校對屬靈長輩的稱呼。對我來說,這個名字有點特別。這個名字某程度上提醒了我與你是有年齡差距的,而那距離已遠得令我稍稍有一點與女兒相處的感覺,也令我思索有關生兒養女的話題。在與你的相處當中,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對比以前既變化➖認識的東西多了,思考的角度闊了;流露真實情感的空間少了,說話長氣了。某程度來說這也是一種歲月的痕跡➖你所認識的我是那個經歷了諸般人生歷練及信仰經歷後被塑造成的我。
謝謝你讓我有機會在過往的日子享受與一個乖女兒的相處,也有機會在你的故事中回憶起自己昔日的掙扎與那些動人回憶。若是可行,我盼望能與你有更多的相處,有更多談論公事以外的事情。可惜的是爸爸我也是一個忙於做做做的人,尚未學懂諸位屬靈前輩的教導➖向焦點和召命以外的事情說不。當生活忙亂到某個程度,關心人的動力就會變小,只有心力顧及今天的工作又或者是後天的週會內容,卻無力關心你最近的近況,了解一下你修讀的科目有何有趣之處。
轉眼間你尚有兩年就大學畢業了,願你在asso 的兩年所經歷的一切能成為那些在公開試中偶爾失手的人之鼓勵,也成為你往後信仰的里程碑。盼望在兩年後聽到你對未來工作的想法...遲下記得帶個男仔比我見下(依加冇,將來實會有既🙊)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CGST Dip CS 36 :Holiness (II):Given neighbour
Love involves my acknowledgement that I am obliged by my neighbour as a reality given to me by God, a reality whcih I would often like to evade but which encounters me with a transcendent imperative force. ...... my neighbour, the one with whom I stand in relation, is given to me, forming part of my destiny in the company of the saints. ...... My neighbour obliges me because he or she is the presence to me of the appointment and vocation of the holy God.
<Holiness part IV:The Holiness of the Christian>
今日OCN突然問我可否支持一個素昧平生既人參與全職事奉,一開始我是不太情願的。為何我不把金錢用於支持我深愛的群體?當我有這個念頭時,我又想起Holiness 有關Given neighbour的論述及以下這個會定期發給我的提醒......
我突然想起我曾自願地答應過神要負起對願意全職事奉回應神的人的一部分責任。雖然這個誓言的限期是「退休前」,但若有人主動地發出召喚,我想我也理應作出力能所及的幫助,稍稍減輕對方的擔子,對嗎?當我想到這裡,我又再次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 : 我以為我可以manage於何時、何地以及怎樣去回應上帝,但上帝卻多次以出乎我意料的方式挑戰我的價值觀。到底誰才是發號施令者?那個還是我嗎?
-------------------------------------------------------------------
親愛的芝聆,雖然你我素未謀面,但很想在此謝謝你幫助我再次思想到底甚麼是"Given neighbour" (雖然我仍然未對Webster的說法完全服氣... )。全職事奉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我相信你願意這樣回應是因為聖靈在你裡面工作,使你甘願順服上帝的帶領。作為半工讀一族,我能奉上的委實有限。願上帝的供應及教導不斷臨到你身上,使你能在未來一年的體驗同工的時間當中繼續經驗並了解神是那有無盡供應的上主。衪早已把召命放在你心中,並一直邀請你在生命中回應。願神運用你的恩賜,以文字和多媒體服侍,把大好的信息與世上的人分享~
Ka Kei
-----------------------------------------------------
如果你都有興趣了解下點解有人會有興趣全職事奉, 可以睇以下既link~~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2W20UPfcIXDbFZEUEQ1cDIxNE0/view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最近在想有關能力與責任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會說某些基督徒擁有極佳的能力,因此期盼他(們)肩負起更大更多的事情。假若某君在音樂、牧養、教導等都有一定的才華/能力的話,那很可能各方人士都會努力邀請他/她加入自己所在的事奉團隊,邀請他一起為主作工。而又假若該人在職場亦有不錯的工作表現的話,那他極可能在同一時間內不斷被邀請在生命中各個層面負起更多/更重大的崗位與責任。我在想的是到底巨大的能力又代表著甚麼?而巨大的能力又是否意味著更大的責任?
首先要說的是我不打算討論人該如何運用其才能及時間。我明白人人都該為自己決定怎樣運用時間負責,理應拒絕不合宜或過多的邀約,所以我不打算在此一點上作出討論。此外,我亦不打算討論被聖靈充滿的/與神關係良好的人與能肩負事情的上限的關係。我感興趣的是為何我們會有一種心態,覺得能力高超的人理應負擔更多的事情或事奉?與此同時,我們又有否檢視這樣的思路是否合理?我想會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以下兩點:
- 我們一直覺得應由(認識的人當中)能力最佳的人(或人s)做某項事奉
- 某人(或人s)的能力強到/突出到令人人想起某事奉時都會想起他(們)
我認為我們邀請某人擔任某個崗位時往往是出於善意的。很多時我們心中都會對群眾內的人的能力有個人的評價和看法(雖然這樣的理解不一定是公允的),然後很自然會希望邀請最好的人選擔當某崗位。這樣的思路其實亦很易理解,反映了我們期盼在事奉上獻上最好。此外,有時亦要承認某些人的能力的確是超越其他人甚多,以致人人在做某事時都會立即想起他。
上述的想法非常合理,但這樣的做法又會不知不覺的構建了新的問題,就是在潛意識當中視能力沒有那麼出眾的人為沒有那麼有價值的人。當某人/某幾個人成為做某事時的不二之選時,那亦即是說第二位(又或者是第二十位)很自然的被視為候補/備選者。這樣的思路又會否令教會內產生另一種精英主義?此外,這個思路長遠而言亦會阻礙了其他人的成長。強者不是一出生就是一個強者,他也是在無數的練習及挫敗後才成為一個強者的。而我們慣於找一個處於「成熟期」的人擔當一切的事情,那其他人又那有機會成長到成為另一個足以擔當重任的人?第三,我擔心的是其實我們有一種「但求就手」的心態,喜歡徵求能立即發揮功用的人才,卻無心/沒有時間培育新一個人才。這樣的做法又會否太「實用」,太貼近社會的價值?舉個例子,若教會希望在崇拜前以管樂吹奏進殿樂,我們會找數位懂管樂的人擔當此崗位,還是我們會招聚感興趣的人,為他們提供訓練使他們學懂吹奏?
對能力高超的人來說,其實這樣的現象也未必是一好事。第一,他們終日被要求付出,因而沒有足夠的機會被服侍。若一個人終日在不同群體當中處於輸出的狀態,那他會否不知不覺間被物化成一件工具?第二,當一個人察覺到自己原來是眾人眼中的「必然正選」,那會否令他/她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心態?這樣的想法不一定是炫耀自己有多好,也有可能是覺得自己有一份不得不參與的責任。按這種理解,我們不難明白到為甚麼某些弟兄姊妹好像永遠都係咁忙……
在最後一個段落,我想記下一個我的疑問。到底是誰把能力高低與責任(或可引伸為事務)大小扯上關係? (唔好答我係uncle Ben....)我又可否理解高超能力是是為了讓某人更好的完成目前手上的工作,而非做更多更大的工作?我不是說所有人都應負起相同份量的責任,只是相比能力高超者不願意擔當更多事情,我更擔心的是其他人冷眼旁觀,彷彿置身於基督所交托的使命之外。當商學院不斷的思考與人力資源有關的運作時(如我想找機會談談的The Peter Principle),信仰群體又可否把屬靈原則與世上的知識結合,建立有關事奉管理學的觀點?
後記
記得某次去退修時,校牧對我和幾位同學說:「你們幾個實在太忙太累。」。點解會咁?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今天的我是否己得了安息?是否有一些事情阻礙我得安息?我想這是我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CGST Dip CS 35 :無用既學科
教義神學可以話係眾多科目入面最令我再沮喪的。這科目既不像經科般可按文本理解作者意思,又不像實踐科般有實際經驗可供參照。某程度上黎講,係讀完都唔知讀左D 乜。神科恐怖之處在於讀完後會懷疑自己既闡述能力,會不斷問自己是否能做到「我口講我心」,表達到自己內心既想法。既然如此,為何不捨難取易,讀多D 實際而又係教會場境用得著既科?
謝謝作者嘗試就「無用既學科」提供一個值得反思既觀點。到底我有幾受「呢樣野有冇用」呢種邏輯影響?而我判斷有冇用既準則又係咩?好可能我信緊既其實係功利主義&適者生存多D.....而有趣既係,我一向都唔覺得呢套邏輯有咩問題&唔覺得理性係需要被治死同復生.....
-----------
轉貼:
《擁抱「無用」》
牧會最常聽到信徒問的問題是:「這樣的釋經/神學有什麽應用?」
用,似乎是信徒最關注的問題,因此也是牧者最關注的問題。我想,這不是基督徒獨有的問題,而是我們這個推崇實用主義的社會的整體問題。
從幼稚園開始,家長便要替小孩子想究竟哪一種「興趣」對升小學有用,然後便全力栽培。到了中學,學生便要替自己想究竟哪一科最有前景、最容易找到工作、待遇最佳。到了大學,一切的實習和功課大體上都是和預備進入職場有關,真正的學術研究又有多少?
除了升學,社會的發展也如是。什麽能促進GDP的便留下,結果,能吸引内地人來港消費的便全都留下來。郊野公園?本土音樂?學術研究?全都比不上經濟發展。
當然,基督徒的實用主義並不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實用主義,因為我們看重的是「行道」、是為了改變人心和社會。但我仍想說,這兩種實用主義在本質上是無差異的,都是「有用」便留下,「無用」便連想都不去想。因此,神學和哲學等領域往往是信徒最無興趣的。我聽過有神學生說:「為何神學家要寫些没有人明白的書?為何要我花時間去明白他的書而不是他寫一些我明白的東西?」我甚至聽過一位很愛主的牧者說:「思考神學能如何改變世界?不如向中國傳福音更落地!」
我認同神學書很難讀,也認同傳福音很重要。可是,若基督徒只困於實用主義,我們又如何抗衡社會的實用主義呢?事實上,文化之所以絢麗,是因為背後有許多「無用」之物承托。想想看,文學有什麽用?但若世上只剩下一堆應用文和《標竿人生》等靈修書,這世界會變成怎樣?純粹數學又有什麽用?但若不是有一群花數十年時間思考一條數式的「無用」數學家,今天也不會有量子力學。其實,信仰也是如此。基督教要變得豐富,不能只剩下心靈慰藉、倫理道德和傳福音。若我們讀來讀去都是一些我們早已明白的書,基督教的思想便會萎縮,變得越來越「膠」。唯有擁抱「無用」,我們才能變得有深度。如此,我們才能抗衡社會推崇的「有用」文化,重新欣賞我們身邊看似無用的文化瑰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