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要
我們每人都有神學思維,分別只是該套想法的優劣以及該套想法是否有經過有意識地思考。這些神學思維不斷影響我們基督徒的信仰表達,亦進而影響信徒怎樣在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樣式。若我們漠視神學,最終會令教會的神學發展越來越不健康,進而我們對神的理解越來越有侷限。
以前我有一個疑惑,既然教會已歷經二千年的神學思辨,那是不是說當中對於上帝、信仰的討論/研究已經達到某種的極致,不需要後人再增磚添瓦,更多的作出討論?在上課時老師指出每一代的信徒都需要就其面對的處境作更多的思考,基本上回答了我的這個問題。不過,我想稍為記低一些額外的記載。老師在課堂上指出歷代的教父、神學家、教會領袖等主要是就三一神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可討論的方向(如神的屬性)與定下了一些規範。有時他們會指出某些論述(如幻影說)違反聖經對於上帝的描述,屬於異端,因此不認同他人繼續沿此方向探索。然而,這一種行徑並不是為了阻止別人討論信仰,而是希望除去不恰當的討論方向,收窄並聚焦討論。亦即是說其實神學思辨是一個仍未會停止的旅途,仍需要信徒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繼續努力增磚添瓦。
上一篇文章提到華人教會極為注重聖經(特別是對特定經卷的解讀),但卻輕視神學思考。這一套想法欲將經卷與神學二分,並不是理想的做法。嚴格而言,神學並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每個信徒都有機會及有必要表述信仰和表達他在信甚麼。以往的改革神學家會往往同時參與聖經註釋&教義/神學的工作。我們常常提及的加爾文是其中之一位改革神學家,他對聖經註釋&教義/神學有以下的想法:
註釋的任務是甚麼?作為一領航員,原汁原味的呈現聖經作者的想法
神學的任務是甚麼?幫助有志於從事神學的神學生能更好的閱讀上帝的話語
如欲進深了解加爾文對教義與聖經詮釋的看法,請參閱李耀坤博士所寫的"從最小的到最大的,全都認識祂--加爾文看教義整理與聖經詮釋之協作"。總而言之,神學理應能幫助人更易於理解信仰及聖經的內容,以致不會輕易跌倒。如果沒有神學,我們很難從六十六卷聖經領會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只能從幾章甚至是幾節的經文中剖釋我們對聖經的理解。此外,神學亦能觸及新舊約經卷中一些共通的課題,以致基督徒在閱讀各經卷時不致迷失,對某些課題先有初步的觀念,進而幫助他在進深了解各經卷時有路可依。
神學在歷經二千多年的發展以後,逐漸發展出不同的分支,如聖經神學、教義神學、實踐神學等。本科屬於教義神學之一,主要集中於討論信仰中的一些共通課題。在討論下一個議題"啟示"以先,謹以此表格總結 :
Working Definition of Doctrinal Theology
Working Definition of Doctrinal Theology
Doctrinal Theology as scientific
|
科學一字本有更廣闊的向度:不止自然科學此一研究方法。(原初的)科學是指人用心智去研究一知識的對象 (對應加爾文認為信心是一種知識) ,而人需要以對應該對象 (即上帝) 的方法去了解該對象。神學思考不是胡思亂想,是有文法和規條的。因此,人不能做研究去研究神或做實驗去測試上帝,要按照神啟示人的方式去認識神。
|
Doctrinal Theology as scientific church activity
|
是基督教會在做神學,進行對神的知性探究活動。神學預設三一神臨在教會,向教會說話,教會全體因而作出回應。神學並不是孤獨一人在曠野思考,而是在教會場境中服侍教會 (service to the church & derived to the church)。教會所作的活動理應是act of obedience (to God)。
|
Doctrinal Theology as self-examinatuion
|
教會的自我檢視:所宣講的是否有扭曲?
現今聖經中所用的觀念不斷受現今文化所影響,故教會需要不斷檢視教會所宣講的有沒有偏離。甚至,神學反思本身都有機會犯錯:以人的思維去思考上帝,必定有機會出錯,要時刻保持謙卑。
|
Different genres of theological works
| 由於時間所限,課堂時所抄的資料不足,故從略 |
題外話
在課堂中,老師提到基督徒在現今的處境並不太懂得表述「信仰可如何介入世事」,當中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根本無法指出自身作為基督信仰群體到底在信甚麼,故根本無力回應世界所發生的事情。他亦挑戰參與課堂的學生試以五百字有系統有條理的闡述我(們)信甚麼……
教義神學(一)筆記
CGST Dip CS 45 :超越時空的認信
CGST Dip CS 50 :信仰與神學思辨
CGST Dip CS 51 :「信錯」的異端
CGST Dip CS 52 :教義討論與社交媒體的爭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