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無效的聆聽 5 : 近期對於輔導的反思

最近聽最忙好友提到他遇到一個強調聖靈工作的輔導員,並有一些頗特別的經歷。這段對話使我對於輔導有一些反思。基督教輔導員除了會運用輔導學理論之外,亦會在輔導過程中注入信仰元素,如為對方祈禱、討論屬靈上的經歷等等。在聽完他的分享之後,一方面我驚訝於聖靈的工作--怎樣以超乎我認知的方式去幫助人;另一方面我亦有一些懷疑,分別是 i)對於與靈界密切互動的疑慮以及 ii)對於特定靈恩方式的神學根據的疑惑。由於我對於這方面並沒有甚麼研究,在此不說太多了。


是次的談話亦促使我再次反思我期盼於未來發展的方向--我盼望整合輔導理論以及聖言,嘗試了解他者的情緒及內心需要,進而幫助對方明白內心的渴求以及掙扎,最終結合安慰的言語及聖言安慰他者。我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認為生命的複雜性並非人所能完全理解或掌控,單單只是倚靠人對於人心的理解並不足夠,必須有上主的話語介入才能為有需要的人帶來真正的療癒。既然我有機會在學院得著裝備,我認為自己有責任在聖言上多花一點時間,不止是僅關注學說或原文,更要思考上帝的言說以及三一神在歷史上與人的相遇怎樣更新人的生命。我相信這些東西都有助人得著更新的生命以及對自己的內在有更深的了解,最終得以從以往的創傷或經歷中康復。


轉眼間已畢業九個月了。早前一直期待能有一段寧靜的空間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不過似乎現況並不因人的意志而轉移,該發生的始終會發生。若是如此,那我要學習的是怎樣在這個不安定的歲月做好自己的一份。在完成「與情緒困擾的人同行」這一科之後,我想我會檢視一下現行的工作狀況,再思考會否再修讀相關的課程吧。無論最後這會否成為我的工作,我也相信這些東西會成為與人同行的助力。


  • 看書
  • 嘗試上一科延伸課程
  • 嘗試上一科本部課程
  • Next step?







.

2020年3月8日 星期日

情緒四重奏 3 : 重遇


闊別校園大半年後,終於又可以回到中神上課。是次再閱讀葛琳卡的《情緒四重奏》,感覺頗為特別--十年後再次閱讀此書,我才發覺她所說的東西一直都存在於各種人與人的相處當中,從來沒有失蹤。人與人的相遇與相處,除了涉及二人的個性、興趣喜好之外,我認為還有一樣:就是你我在生命旅途中所經歷的痕跡。人的成長或多或少也會受到父母、朋輩、戀人所影響,對方的行事為人與及處理衝突矛盾的方式會不知不覺的進入人的世心世界,影響自己怎樣應對他者近似的言語/行為。其中最為重要的關鍵是到底能否分辨、言說該情感、並明白它的起因和對自己的意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有些人遇到傷痛後順利療癒,往事反倒幫助他面對往後的挑戰;但亦有些人使用了不恰當的處理方式,以為淡忘該事使等如把往事解決,卻不知道情緒會不斷積累下去,直到爆發的一天。到底是痕跡或是不斷淌血的傷痕,視乎你我如何去處理該事。

在其中一節當中,葛琳卡提到情緒的防衛機制也會影響到我們怎樣與神相遇。很多時討論到怎營與神相交時,我們的焦點往往在於使用甚麼方法、參考那位靈修大師的著作等等。這些討論以為人只需透過合適的方法就能與神相遇,卻忽略了檢視自身與上帝的關係 。若有興趣,不妨透過浪子回家這一比喻檢視自身與神關係。葛琳卡提醒讀者與神相交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與放下自己的防衛機制,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與接納自己的本相。唯有回到小孩子的單純,我們才可如Thomas Merton 所言發現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需要。

進一步的分享,我想就留待完成閱書感想後再分享吧。

----------
ps:最近重新翻閱宋缺與梵清惠的故事,深深的被宋缺所說的回憶所吸引,謹在此引用所用的詩句。

ps 2:區家麟先生在出席一討論精神創傷疫潮的講座後寫下了一篇有關情緒/精神創傷的文章,如有興趣請參閱以下連結。

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我的中神延伸課程 24 :教會論精義





原來的打算是在下學期開課前先上一科延伸,聽一下早前未有機會上的教會論。可惜的是武漢肺炎迫使我留在家Home office,完全沒有心情花額外的時間再聽一次課堂錄影&閱畢全本參考書…

題外話,一千字實在太少了。真係唔夠寫……

------------------

本文將嘗試運用課堂所學,討論教會的實際運作怎樣受她對於教會本質的理解所影響。課堂上提到福音是天國的福音,上帝的旨意行在個人身上、社會中以及在宇宙整體中。這一種對於福音的理解要求教會於其宣講及行動中呈現「使萬物在基督裡同歸於一」這一上帝心意。可是,教會在執行上帝旨意時往往基於現實操作的考量而添加一些元素,而這些元素不知不覺間卻又阻礙了教會踐行其原始使命,甚至反過來成為了教會花鉅大心力去達致的首要目標。由於篇幅所限,故只會討論到兩個實際例子。

第一個例子為團契。誠然肢體之間的關係是聖經中著墨甚多的教導,新約的書信中聖經作者亦多次勉勵弟兄姊妹要彼此相愛,互為彼此,作為愛上帝的其中一種回應。不過在堂會實踐此教導的場境中,團契很多時候卻成為了滿足弟兄姊妹之間社交需要的一個平台。團契職員大多會細心預備週會,試圖幫助弟兄姊妹互相守望,成為對方的支持,扶持對方於其日常生活中為主作見證。可是,很多時這一類的相交只淪為肢體間分享近況或抒發工作壓力的時間,大家只是聚焦於彼此近日所煩心的事宜,失卻了扶持對方生命的向度,而原本是好的團契相交最終沒法達致其本身的目的與意義。就是這樣,教會中的肢體成為了一群十分熟悉彼此,卻又不知道為何目的而時常聚集在一起的群體,一起停頓於一個非常安全,無比安逸的環境中,犯下如剛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般所犯下的錯。

另一個例子為對於大公教會的理解。課堂中提到歷代教會相當重視教會的大公性這一特質:雖然不同的肢體散落在不同地方聚會,但是彼此卻都是在基督裡合而為一,超越地域、時空的限制,達致歷代聖徒相通這願景。可是,大多數的會眾的教會觀往往是一種堂會觀,缺乏大公性。我認為原因是因為以往的信徒的整個信仰生活都只是與自己的堂會連結,所有的精力放於堂會所舉辦的活動、團契等等,甚少關注堂會以外的機構、差會、外地教會等等的動態。表面看來這一種堂會觀並不會對信徒帶來甚麼影響—他們照樣在自己堂會受牧養與教導。不過,我認為關鍵在於這一種對於教會的理解會使信徒培養了一種有如路易十四視「朕即國家」般的概念,視自己的堂會為唯一的教會,認為只有自身所做的才是為主所作,忽視全世界的信徒為福音緣故所作的努力,也看不到外間其他堂會或機構的需要。最終,維繫堂會的運作以及相關的行政與管理成為了堂會內信徒最為著緊的事,心思意念全都花在了這些事情上,忘記了堂會只是大公教會的一部分。

以上的兩個例子分別從微觀(團契)及宏觀(堂會)兩個角度稍稍討論到不恰當的教會觀念所帶來的影響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因此,我認為教會肢體應時刻反省自己以及自己的堂會一向是如何理解教會這一基督的身體,要多加注意堂會傳統或內部文化會否阻礙弟兄姊妹踐行三一上帝在教會創立以先所交托給我們的使命。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