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無效的聆聽 4 : 有意義的溝通
到底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溝通?我之所以提出這個疑問是源於我最近的觀察。在聖誕前後有機會相約不同的朋友見面,我發覺不少朋友都會在見面的過程中提到自己最近的情況,而很多時也是集中在分享所面對的困難。按我的觀察,現時一般的朋友相聚主要分作兩類。第一種是傾向表層的相處,大家參與某些活動,在過程當中風花雪月,渡過開心的幾個小時。另一種則是數個人互訴苦水,與他人分享自己所遇到的人生困難。我並不否認上述兩者在友誼及相交當中的意義,不過我有一個疑問,就是偏向訴苦的溝通模式會否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及交流變得過分單調?我非常認同朋友之間應該互相承載彼此的心事,不過除了訴苦之外,是否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可否有更多深度分享的可能,如交流見聞、想法或知識?
一次飯局讓我有機會就這個問題思考一個可能的答案。在一次與朋友的見面當中,我們有機會就某一領域分享我們的見解,交流我們的觀點--我們都對某個領域感興趣,但大家的切入點以及學習方向並不相同。因此彼此會對大方向有相近的理解,但又會因為師承不同的流派而有獨特的觀點和看事物的角度。我認為這是一次很有趣的溝通,因為這飯局呈現出一次有別於上述兩種方式的溝通。而我們二人在事後都覺得這樣的溝通非常難得,不易出現於我們各自的圈子。
那麼,為何這樣的溝通不易發生?我想有幾個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因為朋友之間喜好的差異實在太大。若二人沒有相近的背景或認知,那根本不可能就某個課題開展交流,只會變成單方面的資料灌輸。第二個原因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對於深入思考(某範疇)感到興趣,他或許能在言談給予幾句簡短的意見,但這並不代表他對某事有足夠的認知及反思。若沒有旗鼓相當的朋友,那又真的不易開展有深度的交流。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朋友之間見面的時間不多,能夠在碰面時彼此分享近況已經甚為不易,因而並不會選擇作此方向的交流。當我想到這裡,我發覺這一種交流似乎具有極大的限制,它的出現條件使這一種交流沒可能成為主流的溝通方式。不過,我確實很享受這一種的交流,讓二人在不集中在吐苦水當中,透過了解你的興趣/認知去更深入的認識對方。盼望在不久的將來能與更多朋友有這樣的交流呢。
-----------------------------------------------------------
聆聽(下) 黃明樂
教通識以來其中一個有趣的領悟,是聆聽與通識的關係。
學通識要代入對方處境,第一步,就是培養聆聽習慣。然而,問題來了,我肯聽,但別人總不能把話說完,怎辦?
隨便拿一頓飯桌上的談話來觀察就知道。眾聲喧嘩,人人不停「開話題」,你一句我一句,扯到老遠,鮮有人能不被打岔,表達一個完整意思。
我們都對「對話」有誤解,以為不停口,才是對話。其實,對話的精髓,是聆聽。所以,示威遊行裡各執一詞的對質,其實不是對話。
在學校裡,要有最佳的「聆聽環境」,建議參加辯論比賽。對,辯論其實不獨訓練表達,而是鍛鍊聆聽。
現實生活中,甚少有連續的三分鐘,哪怕只是三分鐘,說話的人可以專心建立一個觀點。生活裡沒有提示叮鐘叫你收聲,但對方的一句打岔、一個眼神,都比一叮更有阻嚇力。
連續三分鐘高度集中的聆聽,即時消化內容,繼而回應,只有辯論台上行得通。平日找個人跟你如此玩,他肯定把你當瘋子。
不愛辯論的,可以考慮由眼睛代替耳朵,以閱讀取代聆聽。
有些事情,很奇怪。大部分人都不介意花兩分鐘去讀幾百字,卻不會耐得住花兩分鐘聽別人口述一件事。
不信?做個實驗:把你要說的,寫上facebook。你會發覺,那些從來沒興趣聽你說罷故事的朋友,統統給你一個like,還寫了一些留言。
沒有人聽,卻有人讀,無關內容,關乎狀態。我城眾生,永遠趕忙,趕完就「忘」。耳聽八方最方便,一心多用,亦即無心裝載。
閱讀最不便,不專心絕不成事。然而因為百分之百集中,造就了高質素的接收。有一天,當耳朵都有了眼睛的專注,我們方發現,世界原來不一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