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玩命



對一個娛樂圈明星來說,花數百萬買一件物品可能只係「碎銀」,因為這筆消費只佔他一年收入的百分之一。 那麼...你願意花畢生的勞動成果去幫一個人或委身於天國事業嗎?

我的生命當中存在很多玩命的人,他們對上帝/對他者的厚愛,實在是我難以明白的。
謝謝你們向我示範信仰生命的真實。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CGST Dip CS 62 :幾個閱讀約伯記的關鍵


臨近十一月中,差不多要為最後一份約伯記功課做準備了,我想在此處記下一些約伯記當中值得深思的要點,作為該份功課的一些預備功夫。

文體及值得嘗試的解讀角度

約伯記作為智慧文學的一部份,理所當然的具體智慧文學的一些特色:充滿難解的謎語,邀請讀者參與其中去思考該些課題並作出個人的回應。作者刻意在全書的多個關鍵位置使用具多個可能性解釋的原文字詞,迫使每一個讀者及翻譯者作出個人的詮釋:為何選擇這樣解讀?這一種的寫法亦導致每人對於約伯的人生難題有不同的理解及解讀,眾讀者未必能得出一個標準答案。

雖然如此,我們仍可以嘗試用以下的切入點去理解上帝、約伯及三個朋友的思路:到底約伯的遭遇是由三者中的那一個導致的?為甚麼會這樣認為?這樣的判斷會帶來甚麼可能的問題?

  • 造物主 
  • 創造的設計或秩序 
  • 受造者(人)

魔鬼對於約伯的質疑

在經卷的開首,上帝得意揚揚的向撒但及神的眾子介紹約伯,並給他極高的評價:「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 神,遠離惡事」 。經文並沒有提到撒但對此評價有任何反駁,只是提到撒但認為「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若「你(神)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亦即是說在經卷起首作者已經定下基調,就是約伯的一切遭遇都與他所作的事無關,並非因為他違背了任何舊約律法或做了甚麼事得罪上帝。當然,撒但的這個問題亦是全書的核心,作者透過四十二章經文詢問我們怎樣看待以下數個課題,對此有甚麼意見。

  • 約伯(人)與神的關係是建基於甚麼?約伯為何著緊與神的關係?
  • 約伯(人)要失去甚麼/多少東西才不再算是完全人?
  • 約伯當真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詮:這需要以原文解讀,因為在原文中有些用字有多重解釋,和合本只是採用了某一解法)
  • 上帝為何著緊與約伯的關係?為何大大賜福給他?
那麼,「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是甚麼意思?一般的解讀會視三者為並列關係,即「約伯是一個完全正直的人、敬畏神的人、遠離惡事的人」。然而,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去解讀此句。在希伯來文當中往往會以“B”及“C”去解釋“A,亦即是說可以這樣去理解這一句:「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及遠離惡事」。若我們接受這個理解的話,那即是說作者認為正直的兩大要素為敬畏神及遠離惡事,而約伯在這兩方面都毫無瑕疵(註:楊醫曾在其著作中用相同的方式解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這句話,若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參考他的著作)。不過,這一個基調亦使讀者有極大的困擾。若如經上所說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的話,我們根本稱不上義人,那麼我們為甚麼要閱讀約伯記?我想這個問題會是我欲在功課當中回答的其中一部份內容。

三個朋友

我認為這三個朋友一直被歷代的讀者所低估,認為他們只是集中於炮轟約伯的言行並非如約伯所想的那麼完美。若我們以相同的看法去看這三個朋友的話,那將忽略了作者的刻意安排--三人分別代表了以東人的智慧、阿拉伯人的智慧以及傳統對神學的理解。在全書近廿二章經文當中,三人分別以物質秩序、功能秩序及道德秩序三方面批判約伯的言行舉止及向他作出建議。雖然上帝最終作出裁決,認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所說的毫無價值可言。若我們細心查看三人的言論的話,我們或許會發覺一驚人之處,就是他們對世事的理解有極高的水平,當中不少概念與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方向相當接近。而當我們聆聽別人的苦情時,我們很多時也會採用與他們相近的思路,如認為別人有今日之果是源於昔日的因,必定是人對某事上做得不對,故落得如此下場。因此,若我們欲明白到底作者想借三個朋友之口向讀者發出甚麼挑戰,我們必須明白他們的思路以及對約伯批判的根據。

ps 暫時只是想到這麼多,就此打住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不識金庸是金庸

對我來說,他一直是金庸而非查良鏞。也幸好如此,我對他的理解永遠停留在他所建構的古代中國武俠世界當中。除了啟發我閱讀的小學中文老師外,他應該算是我的啟蒙者,使我愛上了文字,也愛上了閱讀。
當我所喜歡的黃易、金庸都相繼離世,還有誰會繼續寫與武俠相關的書?
-------------
https://aukalun.blogspot.com/2018/11/blog-post_13.html

吳靄儀開宗明義說:「查良鏞不是大俠,但大家因為查良鏞寫了這些武俠小說,都覺得他是一個大俠。」但無疑《明報》初開辦時的吸引力,正源於金庸武俠小說的名聲,令讀者群增加,也吸引一群知識分子加入《明報》。
然而,吳靄儀認為,查良鏞正正因為金庸的魅力而付出代價:查良鏞的政治主張惹起反彈,也在自己創辦的《明報》碰壁,原因是他遇上了一批金庸迷:「他們認同金庸小說,是因為當中的情操、意境,你養大了一班人,個個都迷戀你的英雄理想,你忽然說我是韋小寶,大家非常失落。」「《明報》上下,都中了金庸武俠小說毒,我們一個二個都好有理想……」「一方面你培養了一班很有理想的人,作為你的大擁躉,但你的現實政治令這些人大失所望。」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價值取態的思考 : 雙螺旋結構?



  • 傳統 vs 創新
  • 謹慎 vs 冒險
  • 群體 vs 個體
  • 經驗 vs 自身嘗試
  • 先思考後行動 vs 邊行動邊思考


最近間中會談到上述的這些問題 (這些議題應該算是歷久不衰的討論內容吧),我發覺其實真的沒有任何一種角度能完全勝過相反的角度。舉個例子,到底人生應該是由別人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去決定自己的路向,還是選擇以自己的人生去經歷那些事情? 有人會說既然前人已經歷過某些事情,某程度上數據已足以讓我們做某事後可能會得到的結果,那我們豈不應該鑑古知今? (阿寶表示......)。但又會有人認為別人的經驗不能完全作為參考,認為倚靠他者的經驗會使自己的人生失卻很多重要經歷,因此傾向自己親身去經驗,然後再在過程中調整行動方向。

我曾經中學時以及半個月前就上述的議題與不同的人討論。雖然時地人都完全不同,但是正反雙方所持的論點卻驚人的相似。這使我有一個反思,就是其實根本無法在辯論中得出甚麼是"真理",我只能做到明白正反雙方的看法 (好處/限制等等),然後堅持自己所靠信的價值。我明白最安全的論述是持"中庸之道",認為真相是處於兩者之間的某一點(卻不清楚指出即是那一點)。這一種論述看似無懈可擊,但這真的是最貼近真理的論述嗎?楊醫曾提過真理往往是一體兩面,由兩種看似對立的東西所組成,但我實在未能完全明白。會不會有一個可能,其實真理是好像DNA一般的雙螺旋結構而非某一中間點?若是雙螺旋結構的話,那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這些討論歷久不衰---因為兩者都算是部分的真理,但又未能完全解釋一切情況。

不過,若是考慮自己的人生抉擇的話,又是否可以不傾軋一面? 又或者是到底是否存在雙螺旋式取態?而這又算不算是 "case by case" 的變種?真是一個不懂回答的問題.....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不可或缺的教會 10 : 定義的問題




是次讀Dip CS的過程中未有機會修讀"教會論"此一屬於教義神學的內容,實為憾事。在回顧過往幾年的信仰生活時,我發覺有這個領域不斷出現新的衝擊,但我卻尚未找到一個合宜的答案。僅在此記下我的一些疑問及問題,期盼在畢業後花時間去尋找答案。

處境
自大學時期開始,我的信仰圈子開始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基督教組織,如學生基督徒組織、敬拜服事團隊、神學院等等。他們並不視自己為一間教會,但他們的活動卻有不少與一般堂會所做的接近 (如營會、服侍、敬拜、信息、信仰知識的裝備等)。此外,不少組織皆有牧師參與在團隊當中而非只是作為顧問的角色。再者,我在學習過程中有機會聽到少許有關visible church 及invisible church的討論,使我對於何謂教會有一定的疑惑,我發覺基督的身體似乎比我一直所想像的更寬廣。我開始發覺,堂會似乎只是教會的一部份。而這個發現亦使我面對很大的煩惱......

問題
  1. 到底如何區分機構、堂會、差會、神學院等等? 它們與教會的關係是怎樣的? 
  2. 堂會以外的機構似乎是為了專門應對某一特定目的而誕生,但隨住時間過去,不少機構的資源已變得十分豐富。當某基督教組織已有足夠的資源施行堂會的各項活動 (如水禮、聖餐、敬拜、講道、團契、服侍),那它是否可以被視為一間堂會?為何可以或不可以?
  3. 基督徒理所當然的是教會的一員,那麼他們與機構、堂會、差會、神學院等等的關係又應該如何理解? 是否只是"case by case"去獨立處理就可以了?是否有一些理念可供參考?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死線的動力





沒有功課/緣故,好像沒甚麼動力認真鑽研一本書;
但當有了一個理由(及死線),又會覺得沒有時間好好反思當中的內容。
真是矛盾啊......

btw 如果呢一科既理論與實踐不是在某時某地同時發生那就好了。

#邊個先係救贖者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CGST Dip CS 61 :受苦者的盼望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篇62:5)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 15:13)
盼望係指hope of the hopeless。人之所以不明白盼望或與信心混為一談,原因是我們不明白盼望的特質:絕望。尚未到絕望的人根本不需要盼望,因為他尚有可倚仗的人或事物。既然尚有出路,又何需要期盼一個可能性的出現?盼望是指對結果的期盼,當人已到了最艱難的絕境時,他已經不知道還可以有甚麼出路。在這樣的處境中我們才會明白盼望一詞的終極含義:在表面看來一切都是沒有希望可言,但我仍然期盼將來有可能會有轉機;與此同時,我也不能確定到底那轉機是否會出現--若我們預先已知道結果,那並不是盼望,也用不著盼望。 
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 都記錄在書上; 用鐵筆鐫刻, 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 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我這皮肉滅絕之後, 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約伯記19:23-26)
當約伯發覺再沒有任何個體(無論是神,人或者自己)能夠為他承擔ga'al 的職份時,他感到全然無助,但他仍然有一份盼望,就是最終會有一個救贖者(原文不一定是解救贖主)為他所受的苦以及朋友的指責討回公道,那怕到時候他已經死去。這一種盼望實在是一種極強的執念,雖然別人不能理解他的處境而上帝又看似在此時保持沉默,他仍然相信未來會有轉機,而他也不知道這怎樣可能發生。有些時候我們很快就會以永恆的盼望去解釋一切都會過去,卻無視了生者需要的是在日光之下的安慰與盼望。這或許是為何我們難以明白甚麼是「落地」的傷痛,直到我們也親身體會到。

「所以現在常存的有信、望、愛這三樣」,相對來說望是看似最不用明白的。我也不知道何人會想明白這一種盼望,我也深願我們不需明白這種盼望也能過生活。但對那些需要的人來說,來自上主的盼望確實是他在困難時唯一的倚靠,只能專注等候上帝的垂憐幫助。

註:約伯認為自己是無罪的 (而這也得到上帝的確認),但卻不明不白的受到苦難。因此他認為上帝有份於使他受苦。而按照經文第一至第二章的上文下理,約伯的理解是正確的。對於上帝為何有份使人受苦這個課題,我會稍後才寫。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