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今年我已經是一位三年級學生了。是次Angela邀請我&Suzanne在迎新日分享自己過往幾年讀神學的反省,實在有點惶恐呢。我記得我分享過自己很喜歡在中神讀書的時光(甚至想遲點畢業…),但自己真的未試過在眾多同學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預備的內容,希望你會細心閱讀~
知性:享受學習/思索神學的苦與樂
讀書之前,自己對踏入中神修讀神學的目標為聆聽老師對上帝的道的講解,幫助自己確立自己日後的事奉方向。那時的我相信獲得知識將會是我最期待的收獲。開始讀書後,我發覺自己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殿堂,每次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東西都足夠讓我反思良久。記得有一次我為了在教會營會分享楊醫所教的一些概念,我花了一個月反覆閱讀當時所記錄的筆記。當時我才察覺自己只是聽明白了很少的一部份,其實尚有許多地方不理解老師講授的課題。此外,我想邀請每位新同學不要滿足於聽明白老師於課堂所提及的內容,嘗試花多點時間閱讀老師所推薦的書籍。唯有自己消化過的知識才是屬於自己的,鼓勵你除了轉述老師的講話外,亦以他所教的為自己的根基,繼續思想上帝的教導。
另外,不知你有否聽過有人說中神「很學術」?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理解到學術與生命兩者並非對立的。老師的分享讓我明白到認真認識和思索信仰亦是個人對信仰的積極回應。若我們不去努力理解上帝的道,那我們根本就不懂如何推動信仰落實於處境中,更說不上回應時代需要及開拓新的實踐模式了。故此,我們不但要有成熟美好的生命素質, 也應當有嚴謹的學術態度與學識。若視追求學術卓越為屬靈生命操練的其中重要一環,日後我們將不會在忙碌的工作、學業及事奉中迷失方向 。
靈性:不要顧住做做做!
靈性從來都不能脫離知性;而知性也不能欠缺靈性。傳統上我們把恆常讀經靈修祈禱視為建構靈命的標準正確答案。這答案雖然非常神學正確,但我總覺得這答案未能吸引我去親近神。中神除了對學術有一份執著之外,亦常常鼓勵同學透過retreat 整理個人生命以及思考怎樣在往後的路上跟隨神。在中神讀書的兩年,老師透過課堂、默想及營會拓闊了我對靈命的看法。靈命從來都不是一件神祕的事情,而是我對作為受造物怎樣因為對上主的確信而在生命中流露基督的氣息以及在生命中回應衪所給予的召命。
作為教會的其中一員,忙忙忙似乎是每個成員的主旋律。預備週會、開行政會議、出席聚會、關心生命......難怪有些人會說自己有兩份工作:一份在職場,一份在教會。某位老師在課堂上常常把「食得好訓得好,先有好既靈命」掛在口邊。她的教導提醒了我,使我開始反省自己過往的時間分配會否影響了自己與神相處的質素,亦催使我嘗試學習建立個人的退省方式以及善用教會所傳承的靈修傳統和資源。我認為這份教導是很重要的,提醒同學到底為何要花時間於複雜難明的神學文章及典籍中,為的是要傳揚上帝而非滿足自己的虛榮。此外,親近神亦會幫助我們整理個人生命,透過思想神過往的作為察看上帝的恩典並了解上帝的引領。與神關係的親密亦能幫助我們作出合宜的分辨,在眾多好的事情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希望你都能感受到知性與靈性結合那種內心的滿足。
群體:享受彼此之間的交流
上述所提及的兩項分享都較為關乎個人與神的相處,最後一項我想分享的是有關群體。記得入學當天老師們提醒我們群體的重要性,鼓勵我們主動成為中神群體的一份子,而非等待別人來關顧自己。這份教導對我而言是很難去遵行的,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太喜歡認識新朋友。感恩的是天父為我預備了一群很好的弟兄姊妹,他們很願意與我分享自己的經歷,使我亦願意嘗試踏出一步去認識這些新的面孔。在靈培小組、上課前的晚飯時間、上課後的散步等,我們有很多彼此相交的時間,不單止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亦一起把大家所經歷的事擺上向天父祈禱。在這兩年當中,我身邊的同學經歷了拍拖、結婚、生小朋友、患病等不同的人生階段。他們的經歷讓我看到天父怎樣在每個人身上動工,在工作、家庭、感情、服侍等等帶領每一位。
親愛的新同學,我明白大家在工作或教會事奉可能有很多事情要兼顧。然而,我仍然好想鼓勵你在往後數年的日子不要獨自上學,獨自放學。神學院存在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個適合的場所,讓那些願意回應上帝呼召的弟兄姊妹得著訓練,在與神、與人、與己這三方面都能建立正確的關係,而這三方面又是互相影響的。眾多師兄師姐都異口同聲的提到在中神的讀書過程中遇到一些很好的同行者,一起在職場守望組及畢業生群體並肩作戰,努力推動信徒在職場活出信仰。很想邀請你也成為當中一份子,不單單在未來幾年收獲滿滿的知識,亦在這裡結交有相近異象的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