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會以金錢管理為題作為是次「自我管理」反省的主要題目。首先,我想先談談我選擇此一題目的原因。我已踏入職場數年了,我認為自己有必要趁著年輕時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為未來的人生建立一個財務自由的基礎,以免人到中年時後悔沒有預早做好準備。第二,過往的經驗讓我了解到金錢管理不能單單依靠個人意志,需要學習一套有系統的方式去管理自己所擁有的金錢,以免因為個人情緒起伏或突然的工作壓力而破壞到自己的理財大計。第三,目前我訂立了兩個希望於未來十年完成的目標,分別為持續在神學方面進修以及與自己的女友邁向婚姻。為要達成上述兩個目標,我認為自己需要好好思量一下該怎樣妥善管理手中的錢財並訂立儲蓄計劃。
在記下自己在金錢管理方面欲推行的計劃之前,我想先反思一下自己對理財的看法。一直以來自己的內心都有兩把聲音在交戰。一把聲音提醒自己要好好的管理金錢,及早儲下一筆金錢應付未來所需,免得年老時徬徨度日。另一把聲音卻不斷向自己講述世上有很多東西能滿足自己的欲望,誘使自己拿出錢包買下心儀的東西,如美食和電子產品。在讀書時第一把聲音一直佔著上風,但當進入職場後,第二把聲音的誘惑比以往增加了許多,有時自己也會以「工作辛苦」作為借口去滿足自己的欲望。因此,自己在工作後儲蓄的比率反而比讀書時下降了不少,亦即是說單靠自己的意志並不足以達致有效理財的目標。此外,自己在過往曾嘗試參與股票買賣。我發覺渴望立即賺取利潤的心態會令自己急功近利,在不合論的時機購入股票,因而招致不必要的損失。總括而言,過往我一直有儲蓄的意識,但是卻執行得不算好,間中會受到個人欲望影響自己儲錢的意欲。此外,我在投資方面並不太熟悉,尚在學習相關的知識及探索該怎樣參與而非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此外,我也想回顧一下教會有關金錢的教導。在我印象中對上一次教會談及金錢已經是零八年金融海嘯時的講道,當時牧師提醒我們要反思全球都沉醉於投資所帶來的苦果。除了那次之外,一直以來教會在金錢並不會著墨太多,在談金錢時大都是引用耶穌有關事奉主與事奉瑪門的教導,傾向將金錢與信仰作二元對立,認為金錢會使人變得貪婪及腐化。而另一個教導則是有關奉獻,鼓勵會眾遵行十一奉獻的教導。除了上述兩者以外,教會在大多數場合也不會談及有關金錢的其他向度,也極少提及善用金錢的積極意義。與之相比,社會上有關金錢的書籍、講座、廣告多不勝數,不同的公司都向人宣傳其理財方案,說能夠幫助人輕鬆儲錢和邁向財務自由。而書局中的暢銷書往往都會有數本是投資或理財書籍,反映不少人都渴望尋找更佳的方式去累積更多財富。我認為兩者的差異值得我們去深思:為何教會好像傾向把金錢管理妖魔化?我認為教會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有很多東西要宣講,不一定要多提及金錢管理,但把金錢管理妖魔化卻未必是一個合宜的取態。
在略為回顧自己往日理財的經歷及想法後,我想記低自己閱讀數本理財書籍後的一些整合及反省。第一項是理財並不是待自己有一筆巨富後來去管理,而是在自己尚未有很大筆金錢時已要去學習怎樣儲蓄和打理。很多時自己會有一種思維,認為自己銀行帳戶中的金錢不多,故不需要花心力去學習理財的相關知識。在讀過一些書本後,我發覺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原因是人需要花一定時間才能掌握理財的知識,故理應在未有太多金錢時及早研究相關的知識,待將來儲得足夠金錢時能合理地投資。第二是與其信任自己的意志,倒不如採用自動化的方式幫自己儲蓄。幾本書的作者都提到人的意志會隨著人的情緒以及心態而有波動,故人容易在疲倦或面對壓力時作出不理性的決定。而這樣的心態往往會使人匆忙的下決定購買不需要的物品,從而影響儲蓄效率。因此,有些作者提出應該善用不同的工具使儲錢這個行動變得自動化,減少情緒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個要點是思索實踐夢想對存錢的積極意義。很多時人會不知不覺間失去了對存錢的動力,不知道自己在為甚麼而努力。雖然人人都知道要為退休做好打算,但由於距離退休尚有一段頗長的年月,故此目標並不足以帶來足夠的動力。作者指出一個很想實現的夢想能幫助人抱有足夠的動力去堅持理財,直到順利完成目標。因此作者提議每一個人都應記下一些很想實現的目標,以此來鞭策自己去努力存錢及理財。最後一個反思我在閱讀數本書後得出的。世上固然有很多物品和目標值得我去追求,
但那些東西有助於我活出神所給予我的「分」?人生中能賺取的金錢有限,根本不可能擁有一切事物。既是如此,我就應調整自己的心態,珍惜自己所有的,避免與人計較誰享有更多享樂或擁有更多的美好事物。亦即是說我在購買事物時要好好思量,避免衝動式消費。
在本文的第三部份,我將會談到自己打算在未來三個月推行的計劃,列出各項欲實行的行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執行理財的計劃,我需要使用數項工具幫助自己。第一項為記帳用軟件或網站,它能幫助我快速地記下各項日常開支,也能以圖像的方式顯示各項消費的百分比,方便稍後分析每個月的消費習慣。第二項是繳費靈,它能幫助我定時定額的繳付不同的帳單,在使用上較自動轉帳有更高的自主度及彈性。在列出所需的工具後,我將列出我欲推行的計劃,當中包含數項不同的行動。第一是要檢視自己所擁有的資產,現時坊間有很多不同的電子支付方案及儲值卡,因此財富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地方,連自己也不能清楚記得財富的總值。我認為自己需要先檢視各個銀行戶口、投資戶口、政府的儲稅卷戶口以及不同的儲值卡(如中神的智能卡及星巴克卡),記錄自己實際擁有的金錢是多少。若有些戶口已失去其原有用途 ,則及早把那些戶口取消,務求持有最少的戶口應付生活所需。第二是要在未來三個月當中紀錄自己的收入及支出,了解一下自己把錢花了在甚麼地方。有些時候自己偶爾會去喝一杯珍珠奶茶或是到書店買一本書。由於金額不算太多,故未必會記下這些開支。我認為自己需要在未來的日子持續每天紀錄每一項開支,找出那一方面的消費是不必要的。此外,這些紀錄亦能幫助我訂立未來一季的預算,妥善地分配金錢於不同的範疇。第三是要列出未來一年所需的大型支出。除了吃飯或交通等等即時繳付的開支以外,電話費、學費、保險等支出是每個月或者是每年繳付一次的。若不及早羅列出來的話,那就有機會面臨沒錢繳款的境況。舉個例子,若我打算於下一學期修讀六個學分,那我就需要提早把這筆開支列入未來數個月預算當中,以繳費靈定期定額繳付該金額。第四則是記低明年自己想要達成的夢想。如上文所說,列出想要達成的目標則能幫助我戰勝胡亂消費的誘惑,有動力堅持下去,專心一志的儲蓄實現夢想所需的金額。此外,列出想要達成的中短期目標亦有另一好處,就是賦予每一天的工作一個新的意義,讓工作成為實踐夢想的一個方式,令自己更有熱誠於自己的工作。最後一項是堅持於未來數個月定額捐款予有需要的群體。雖然我並不算是綽有餘裕,但我相信能夠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是踐行上帝教導的一種方式,也是一個學習施予的機會。當自己的眼光不只是停留在自己的缺乏而是多思考自己可怎樣幫助他人,心境自然會有不同的變化。因此,我打算於未來捐款給方舟之家及北河同行等組織,讓他們有資源繼續去幫助弱勢社群。
此外,我也想回顧一下教會有關金錢的教導。在我印象中對上一次教會談及金錢已經是零八年金融海嘯時的講道,當時牧師提醒我們要反思全球都沉醉於投資所帶來的苦果。除了那次之外,一直以來教會在金錢並不會著墨太多,在談金錢時大都是引用耶穌有關事奉主與事奉瑪門的教導,傾向將金錢與信仰作二元對立,認為金錢會使人變得貪婪及腐化。而另一個教導則是有關奉獻,鼓勵會眾遵行十一奉獻的教導。除了上述兩者以外,教會在大多數場合也不會談及有關金錢的其他向度,也極少提及善用金錢的積極意義。與之相比,社會上有關金錢的書籍、講座、廣告多不勝數,不同的公司都向人宣傳其理財方案,說能夠幫助人輕鬆儲錢和邁向財務自由。而書局中的暢銷書往往都會有數本是投資或理財書籍,反映不少人都渴望尋找更佳的方式去累積更多財富。我認為兩者的差異值得我們去深思:為何教會好像傾向把金錢管理妖魔化?我認為教會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有很多東西要宣講,不一定要多提及金錢管理,但把金錢管理妖魔化卻未必是一個合宜的取態。
在略為回顧自己往日理財的經歷及想法後,我想記低自己閱讀數本理財書籍後的一些整合及反省。第一項是理財並不是待自己有一筆巨富後來去管理,而是在自己尚未有很大筆金錢時已要去學習怎樣儲蓄和打理。很多時自己會有一種思維,認為自己銀行帳戶中的金錢不多,故不需要花心力去學習理財的相關知識。在讀過一些書本後,我發覺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原因是人需要花一定時間才能掌握理財的知識,故理應在未有太多金錢時及早研究相關的知識,待將來儲得足夠金錢時能合理地投資。第二是與其信任自己的意志,倒不如採用自動化的方式幫自己儲蓄。幾本書的作者都提到人的意志會隨著人的情緒以及心態而有波動,故人容易在疲倦或面對壓力時作出不理性的決定。而這樣的心態往往會使人匆忙的下決定購買不需要的物品,從而影響儲蓄效率。因此,有些作者提出應該善用不同的工具使儲錢這個行動變得自動化,減少情緒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個要點是思索實踐夢想對存錢的積極意義。很多時人會不知不覺間失去了對存錢的動力,不知道自己在為甚麼而努力。雖然人人都知道要為退休做好打算,但由於距離退休尚有一段頗長的年月,故此目標並不足以帶來足夠的動力。作者指出一個很想實現的夢想能幫助人抱有足夠的動力去堅持理財,直到順利完成目標。因此作者提議每一個人都應記下一些很想實現的目標,以此來鞭策自己去努力存錢及理財。最後一個反思我在閱讀數本書後得出的。世上固然有很多物品和目標值得我去追求,
但那些東西有助於我活出神所給予我的「分」?人生中能賺取的金錢有限,根本不可能擁有一切事物。既是如此,我就應調整自己的心態,珍惜自己所有的,避免與人計較誰享有更多享樂或擁有更多的美好事物。亦即是說我在購買事物時要好好思量,避免衝動式消費。
在本文的第三部份,我將會談到自己打算在未來三個月推行的計劃,列出各項欲實行的行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執行理財的計劃,我需要使用數項工具幫助自己。第一項為記帳用軟件或網站,它能幫助我快速地記下各項日常開支,也能以圖像的方式顯示各項消費的百分比,方便稍後分析每個月的消費習慣。第二項是繳費靈,它能幫助我定時定額的繳付不同的帳單,在使用上較自動轉帳有更高的自主度及彈性。在列出所需的工具後,我將列出我欲推行的計劃,當中包含數項不同的行動。第一是要檢視自己所擁有的資產,現時坊間有很多不同的電子支付方案及儲值卡,因此財富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地方,連自己也不能清楚記得財富的總值。我認為自己需要先檢視各個銀行戶口、投資戶口、政府的儲稅卷戶口以及不同的儲值卡(如中神的智能卡及星巴克卡),記錄自己實際擁有的金錢是多少。若有些戶口已失去其原有用途 ,則及早把那些戶口取消,務求持有最少的戶口應付生活所需。第二是要在未來三個月當中紀錄自己的收入及支出,了解一下自己把錢花了在甚麼地方。有些時候自己偶爾會去喝一杯珍珠奶茶或是到書店買一本書。由於金額不算太多,故未必會記下這些開支。我認為自己需要在未來的日子持續每天紀錄每一項開支,找出那一方面的消費是不必要的。此外,這些紀錄亦能幫助我訂立未來一季的預算,妥善地分配金錢於不同的範疇。第三是要列出未來一年所需的大型支出。除了吃飯或交通等等即時繳付的開支以外,電話費、學費、保險等支出是每個月或者是每年繳付一次的。若不及早羅列出來的話,那就有機會面臨沒錢繳款的境況。舉個例子,若我打算於下一學期修讀六個學分,那我就需要提早把這筆開支列入未來數個月預算當中,以繳費靈定期定額繳付該金額。第四則是記低明年自己想要達成的夢想。如上文所說,列出想要達成的目標則能幫助我戰勝胡亂消費的誘惑,有動力堅持下去,專心一志的儲蓄實現夢想所需的金額。此外,列出想要達成的中短期目標亦有另一好處,就是賦予每一天的工作一個新的意義,讓工作成為實踐夢想的一個方式,令自己更有熱誠於自己的工作。最後一項是堅持於未來數個月定額捐款予有需要的群體。雖然我並不算是綽有餘裕,但我相信能夠與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是踐行上帝教導的一種方式,也是一個學習施予的機會。當自己的眼光不只是停留在自己的缺乏而是多思考自己可怎樣幫助他人,心境自然會有不同的變化。因此,我打算於未來捐款給方舟之家及北河同行等組織,讓他們有資源繼續去幫助弱勢社群。
總結而言,我認為管理金錢是一門需要持之以恆的功課,不止是為了擁有更多的金錢,更是為了獲得實踐夢想及回應呼召的能力,活出神所給予的分。是次的計劃為期三個月,我打算於稍後重新檢視,看看是否有可以改進之處,在往後的日子繼續做一個好管家。
參考書籍
麥可.薛默 (2008). 為什麼投資就是不理性?-理財、消費與交易的經濟心理學. 台北: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艾爾文 (2015). 從零開始穩穩賺. 台北: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艾爾文 (2016). 你的夢想就是最棒的存錢筒. 台北: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