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不可或缺的教會 7 : 從基督的身體反思教會論

在寫了數篇有關教會的文章後,我想嘗試從聖經的角度看教會。教會論一直是基督信仰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課題。教會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其存在目的、結構、以及如何運作等一直都影響著每一個信徒。本文將會探討保羅書信中的教會論,查考保羅怎樣以基督的身體作為意象去描述教會,並提出一些個人反思。

教會在聖經出現的次數

作為基督徒 ,相信大家對教會一字都不會感到陌生。若我們翻查聖經,會發覺聖經中提到教會的次數比我們想像中少。博愛思牧師曾經點算過教會在聖經中出現的頻率。根據他的統計,教會一詞一共只出現了七十九次。聖經第一次出現教會一詞是在馬太福音十六章十八節,並這個詞語並沒有出現在其他三卷福音書。除此之外,教會一字散見於新約的其他書卷如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等。雖然此詞出現的次數及不上其他重要的詞彙如信心或恩典,但我們不能因而就推論新約聖經作者並不重視教會。在新約二十七卷書當中,大部份新約書卷都是作者寫給某地教會的書信,處理當地教會內的行為問題及信徒對信仰的疑難等。此外,在不同的經卷當中,新約作者曾花不少的篇幅探討教會的觀念,如教會的構成、信徒在教會中恩賜的配搭、信徒的團契等,這些內容最終成為了教會論的重要構成部份。在眾多新約作者當中,保羅無疑是最為人熟悉的一位。他寫下為數眾多的新約書卷給當時的各教會,留下了很多他對教會的想法給後世參考。

保羅對教會一詞的用法

在談到保羅的教會觀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保羅怎樣怎樣應用教會一字。簡單而言,保羅提到教會時有兩種不同的含義。第一種為理解為某特定地點的信仰群體,如「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裡的教會及「加拉太的各教會」等。保羅使用這個用法時理解教會為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的信徒們,而一個區域或許會有多於一間教會存在。而在哥羅西書以及羅馬書當中,保羅在問安時提到「家裡的教會」一字,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當時有一定數目的信徒是在某些信徒的家中進行聚會的。而保羅在經文的用字顯示他認為那些聚會點同樣是教會。此外,保羅亦會在寫信時應用另一個用法,就是理解教會為一普遍性的存在,即是所有身處世界不同角度的基督追隨者所組成的教會。我們可以從以弗所書三章廿一節及哥羅西書一章十八節等察覺到這一種用法。

基督的身體

在理解保羅使用教會一詞時所指的對象後,我們將會把焦點放在其中一個意象:基督的身體。保羅曾分別在羅馬書、哥林多前書,以弗所書及歌羅西書以此意象形容教會。需要注意的是保羅是在寫信時使用此意象,當時他並不是打算陳述一個學術理論,故我們不能預期保羅會在書信中就此一觀念作出符合現時學術界標準或要求的陳述。此外,在理解保羅對身體的想法時,我們必須跳出現代人的既有思維去思索保羅的話。現今的科技水平比二千多年前進步不少,我們對身體結構、身體中的細胞組織等等有比以往更深入的理解。然而,若我們以這些觀念去思索保羅的比喻的話將會帶來很多麻煩,例如是會否有信徒好像肓腸一般並沒有甚麼存在價值,甚至是可以拋棄?在思索保羅的比喻時,我們應該避免以這些前設去閱讀保羅的話。


接下來我們將會分別查考數段經文,嘗試理解保羅想表達的意思。在羅馬書十二章五至八節,保羅提出了教會內所有信徒作為肢體都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功用,每一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保羅在此指出基督乃各人彼此結連的根源,亦因為這一層關係而得以各相配搭。此外,聖經BBE譯本在翻譯第五節時更以”Dependent on one another”去理解「互相聯絡作肢體」這一句,帶出這一句的第三個含義,就是各個肢體是相互依賴彼此的。在此處,保羅並不是把教會視為一組織,反而是視之為一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他以身體此一簡單易明的喻體讓讀者明白每一信徒都應專一做好自己的分,最終達致教會此一身體因眾人的配搭而得益處。


此外,解經家亦注意到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以相近的邏緝和思路演釋基督身體此一觀念。在林前十二章,保羅提及不同種族以及不同地位的信徒都因為從同一位聖靈受洗而成為了同一個身體。在保羅身處的年代,羅馬帝國是一個由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而信徒亦來自不同的背景。保羅在此表達了信徒要因為基督的緣故而珍視每一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甚或要放低自己對某些族群或身份的固有感受。更有甚者,保羅更建基於第十三節提出「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此一極具顛覆性的觀點。保羅不只要求信徒視其他信徒為「自己人」 ,甚至是達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境地。而保羅在此處亦就身體各部份的用處作進一步的解釋,指出信徒在教會的位置有上帝的安排,不必期望每人都有相同的角色,反而應該互相補足。


除了羅馬書以及哥林多前書之外,保羅在以弗所書亦曾經援引身體此一觀念。在第四章十六節,他強調各個肢體都具有各自的功用,「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保羅指向一個願景,就是「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在此處保羅承接第四至六節的思路,指出整體的成長源於每一個信徒連於基督以及各按各職。由於每一個信徒都相信同一個上帝 以及受同一位聖靈所感動,故大家得以成為一個身體,而大家亦基於這份關係而能達致各按各職。保羅在使用身體這個意象形容教會時,主要聚焦於眾人怎樣因為彼此相愛而得益處,並沒有在字裡行間探討個人與教會的關係。我認為保羅並不是想抹殺個體的重要性,而是想強調當每一個個體都不應該只顧自己,更要顧念其他的信徒。


綜合上述的經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第一是保羅在分享此一觀念時做已理解到互為肢體並不是一件容易達致的目標。從數段經文可見他了解當時教會內成員的多樣性以及彼此或許有潛在衝突。然而,保羅仍然作出以上的教導,勸導各個信徒要愛其他的肢體,不要只是關心自己的好處。保羅不是不知道這事說易行難,但他卻因為知道福音的大能,故要求信徒努力朝合一的方向努力。此外,保羅在解釋基督的身體時上文下理往往都與恩賜有關。保羅相信每一個信徒都有從上帝而來的恩賜,各人都在教會內有其位置,彼此配搭。他指出了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其旨意,每一個信徒都是神看為寶貴的。因此信徒不應只重視自己認為有用處的恩賜,理應重視其他肢體所擁有的恩賜與才能。

互為肢體的例子

在查考了數段經文後,我們不妨看一個現實的例子,從別人的經驗當中一窺互為肢體的可行性。宣道會方舟之家位於亞公角,參與聚會的人當中有接近一半都是身體有殘缺的弟兄姊妹,而會友都稱他們為傷羊。徐玉琼牧師與及馬才輝弟兄都曾在不同的渠道當中分享自己在這間教會的經歷。在二人的分享當中可以理解到牧者與會友要照顧身體傷殘的會友並不容易,會耗用不少心力。但兩位都表達他們在與傷羊相處的過程中更明白到耶穌對世人的愛以及在傷羊身上學到不少人生功課。互為肢體並不會從天而降,需要有些信徒為著別人的需要而多付出一點關懷才能達致。在方舟之家,健全信徒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未必是收入或政見有別,而是要耐心的照顧傷羊以及在崇拜以外的時間當中關心他們的需要。方舟之家的弟兄姊妹向我們示範了「肢體彼此相顧」的可行性:互為肢體並不是一個不可能達致的目標,關鍵是弟兄姊妹能否重視每一個主內肢體並願意為對方持續的付出。

個人反思及結語

在檢視經文及現實例子後,我想對弟兄姊妹作為肢體這課題作出一些反思。在現今的世代當中,功利主義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重要價值觀,在與人相處時往往著眼於對方能否為自己帶來好處。教會作為一個由人組成的群體,無可避免的要面對功利主義及人性自私的一面所引發的各樣問題,如有信徒為到自己擁有的高收入和社會地位而沾沾自喜、看不起其他沒有顯眼屬靈恩賜的弟兄姊妹等。保羅的提醒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提醒我們要珍視每一個肢體,不要因為對方的出身、收入或國籍而看不起別人或感到自卑,要看自己「合乎中道」,在相交的過程中一起為神的國而努力,在地上作美好的見證。另外,近年來香港教會面臨嚴重的撕裂,眾人因為政見以及對信仰有不同理解而紛紛在網上對罵,甚至與對方割席。在這樣的氛圍下,弟兄姊妹甚至敵視一些與自己立場相反的人,不願意與對方有任何交集。保羅有關肢體的描述正好是對我們的提醒,讓我們反思我們有沒有因為基督對我們的愛而對別人有更多的包容以及為著對方的緣故放低自己的執著。受篇幅所限,本文未能詳細分析怎樣應用保羅的教導於現實生活當中,但這三段經文以及方舟之家的例子無疑向我們表達了互為肢體絕對是有可能達致的。願我們在與其他弟兄姊妹相處時都能放下一些自己的執著或偏見,對對方有更多的愛,在這個信仰群體當中學習彼此相顧,與對方一起受苦及得榮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