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由於覺得日復日的生活實在太悶,
所以開始左stay hungry to the world 計劃 ..
我發覺,自己依家既生活都幾有規律..
日日如是,好易會滋生"單調" 或者 "苦悶"等等既感覺..
亦都可以話係忘掉了生活的多彩多姿之處..
幾個星期前睇住D小朋友拎住幾舊lego玩成日..
我覺得好羨慕呢..
原來我已係不知不覺間忘記了什麼是生活..遺失了應有的好奇心,
有時都feel到自己個心會無啦啦浮起一D 負面既情緒..
只有係對住D小朋友時,我先可以找到一星半點的童真..
(我懷疑D 細路覺得我係kai的,因為我會係佢地面前無啦啦做埋D低B野,
例如扮跳繩. @@)
我諗我都應該試下每日將一D值得記下既事影下來..
黎緊我想試下每日都影一張相呢.
可能係影下食緊咩,可能影張相,再寫低一兩句感性既句子做註腳...
我都唔知呀..
總之就係想試下拓闊下自己既心..
唔知呢個小試驗會經歷咩事呢~
一年好快就過左,
睇番呢一年影過的相,
補習的情境,天然景色,食過D咩,通通都係我影既題材,
但係我就係唔多會影人..
呢個應該都算係我既特色吧..HAHA
講起影相,依家smartphone當道,
影相同upload上facebook基本上係twins..
梁文道的文章提及了相機先食呢樣野以及引申出的疑問 ---
到底分享(share)既意義係咩?
用facebook用得越耐, 呢個問題比以往更值得去諗.
由中學時所流行的xanga到依家的facebook,
人渴望被注意的意願從未改變過.
以前係想有多D人留comment係你個xanga/blog,
依家係想有like &留言..
用既野唔同左,但係本質上都係想人地睇到自己分享既野.
又或者咁講,係想被人在意自己.
用facebook用得越長時間,慢慢就會知道facebook上的人鐘意D咩.
以前係轉貼youtube既歌曲/有名的歌詞..
後來有一排好多人打note,然後tag晒D朋友,
依家則是相片的天下. 10個post有7個都係相..
有趣圖片,貓狗等動物相,拍拖合照,轉status,比較令的女仔既update等等....
呢D都係最受歡迎的.
其他的,通常係石沉大海..
如果想得到like,只要跟市場需求而行就一定得.
不過問題係,到底share係為左什麼意義?
有一排我特別鐘意update status/upload 相..
成日都會心思思諗下到底可以update什麼內容..
不過之後會有一種莫名的空虛..
人地有冇留言? 點解佢冇like?
呢D野,我都有煩惱過...
photo &/ share 的目的咪正正係為左比人知我做過D咩..
最好就係越新奇越好, 越有趣就更受人注目.
以前去op已經好勁,第時可能要上火星先夠特別.
被讚好的滿足感隨時比你做緊既事令當事人有更大的滿足感..
之但係instagram多相係咪等於你既生活比別人更多姿多彩?
多人like係咪代表你更受人歡迎?
我識有人係facebook好活躍好多相,
但係佢覺得自己既生活苦悶到爆..
因為佢都唔知自己到底想點..
或者對佢黎講,佢需要的是永不間斷的刺激事情及從中得到的興奮吧..
係網絡世界生活人會面對一個好大的引誘,
就係被虛幻的名利充斥內心,逐漸迷失自我..
當越多人like你,你就會更想獲得更多的like..
然後無限loop… 想獲得更多的"認同" ..
到底應該點樣把握share多少?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回答...
作為群居&需要社交的物種, 被認同差不多是所有人必須的,
唯一的方法係了解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是虛幻的like,定係親朋蜜友真正的認同?
Share係為左等人like,定係為左其他目的?
對我而言,要面對的是我所追求的自我認同感應否用此方式被滿足?
一直都知我係呢方面有很大的心魔..
呢樣野影響左我好耐呢..
要面對的是心的強度,而非share的密度.
不過亦都有另一個極端,就係極少share,甚至咩都唔講..
當覺得分享冇咩意義時,就會有咁既選擇.
而呢排我好似有些少咁既徵兆@@
生活小事,ok
其他,咪搞我..
新年之後,我諗我要搵人傾傾..
=================================
不要瘋下去
我不喜歡facebook, 雖然我最近也用得多了. 我也不喜歡smart phone, 雖然我知道遲早有一天我也會出一部這樣的電話.
我不喜歡自戀, 也其實不想看見別人愈趨強烈的我我我. 在那裡吃飯, 吃些甚麼, 今天上班怎樣, 目前身在甚麼地方. 通通要在 facebook 報導一次. 有人說這不是 inform. 這種行為叫 meform.
我不想看見人每十分鐘 check一次 facebook account, 就算開會, 就算同枱食飯, 你都會聽到他的電話在震, 你都會看見他不由自主地低頭掃掃掃. 他並不是不尊重你, 他已經有努力過跟你social,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在你面前看 facebook, Whats App.
我不是在說某一個人, 我是在說幾乎所有人. 我不是在說某一個事件, 我是在說幾乎所有的聚會. 都有它的存在. 我們的時代, 已經患了集體的精神問題. 這些是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其性質與強逼性洗手強逼自己檢查有無鎖好(剛鎖了的)門沒有分別.
我也許不是在說別人, 我是說自己. 昨天, 辦公室電腦的鍵盤忽然無反應, 我通知了電腦部門的同事, 然後自己安心看書, (也告訴自己終於可以安心看書). 然後去開了幾小時會, 一心以為回來後有電腦用, 誰知維修員居然沒有來, 一怒下再打電話用很強的語氣跟電腦部的同事投訴, 幹麼還未修理電腦.
自知根本沒有實事趕著完成, 我祇是不耐煩上不到網, Not Connected 居然是可以令人焦躁的一回事. 這種無必要的焦慮, 已經是一種心理問題.
另外還有妄想鈴聲, 妄想震動, 久不久以為自己的電話響過, 響了, 震了. 這是paranoid. 身上沒有電話就不安寧, 拍拍背包, 知到它的存在才感踏實.
夠了. 我不想這一代人變成這樣, 更不想下一代人變成這樣. Internet Connection 是我們的祝福, 亦是詛咒. 我們要好好地生活, 要有勇氣活在一個沒有它的世界裡.
================================
梁文道:要拍還是要吃(立此存照二之一)
【飲食男女】雖然我欣賞攝影,藏有不少大師作品集冊,但我並不喜歡拍攝和被拍攝,從來都不。因此我一直不太能夠體會大家口中的「攝影的樂趣」。我不明白為甚麼要在手機上面安裝上佳的拍攝機件,不明白為甚麼要形影不離地帶着相機上街,不明白隨時隨地拍照的衝動由何而來,更不明白「分享」那些照片的樂趣何在(其實我甚至不懂今天那麼多人每日在社交媒體上到底在『分享』甚麼。這個世界真有這許多值得分享的物事、經驗及感受嗎?)。
因此,我也從來不能理解在餐廳裏對着食物猛拍的好處是甚麼;儘管這早已是當今在外吃飯的常見舉措。對很多人而言,拍下自己點了的菜式,根本就是他們用餐的必要構件;如果不怕,就好像甚麼都沒吃過似的。相反地,我倒很能領會某些飯館禁止照相的理由。他們或許是怕自家商業機密的外流,或許是害怕冒犯其他客人平靜享用餐點的權利。不止一次,我見過有人在認真的餐廳裏被警告,要求他們收起自己的相機,然後他們滿臉不忿,大概覺得被冒犯的反而是他們自己;他們或許感到這個小地方太過高眉,自以為很了不起,過於嚴肅,煞有介事。大部分人都很羨慕飲食節目的主持人,以為他們吃遍天下好菜,那些美食在鏡頭面前已是秀色可餐,鏡頭之後想必更妙。然而所有熟悉電視製作流程的人都曉得,實情往往十分淒慘,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先要經過攝製人員手忙腳亂地擺弄,還要調校鏡頭的角度和燈光照射的範圍。好不容易拍完一道菜,那道菜通常也就吃不得了。硬照亦然,愈是在相片裏看起來叫人垂涎三尺的東西,背後花費的時間心機愈多,那碟被拍到的食物通常也會變得更難下嚥,色香味盡失。所以最專業的食物攝影師都很清楚,吃與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碼事,一碟菜你要不就拍要不就吃,絕不可能拍得完美再吃得過癮。
當然,更多的情況是拍出來的食物常常還要好過真實,在第一流的好手鏡下,那怕是麥當勞也會顯得十分可口。因此我時時懷疑,食物就和人一樣,也有上鏡不上鏡的區別。有些菜長得很上鏡,流光四溢,但就是不堪真箇照面,一旦在肉眼前袒露本色,天鵝就得變回醜小鴨了。一道菜完成之後,首要的關鍵就是時間,從廚房到嘴巴的時間愈短愈好。千萬別以為這只是溫度的問題,更別以為這只是熱菜的要求。就說壽司,何以某些日本國寶級的大師會堅持「三秒理論」,要你立刻吃下剛剛握好的作品,結果由頭到尾十三貫壽司吃完花不到二十分鐘,緊湊得跟行軍似的。理由不僅僅在於溫度的變化,還有各種材料質地與彈性的考慮,最簡單的例子是軍艦壽司上的紫菜,由香脆到被米飯泡得濕軟只不過是一分多鐘的事而已。然後我想起在一個博客上看到有人自言:「整個晚上我都在忙着吃,不,是忙着拍」。
梁文道:我拍照,所以我存在(立此存照二之二)
【飲食男女】「唔好食住,等我影埋先」,最近幾年在飯桌上遭遇這句話的機會明顯增多。從前會在飯菜上枱之後急忙為它們留影的多半是觀光客,或者移民海外多年的親友;如今這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小孩大人人手一機,對着猶在冒煙的食物咔嚓猛照。
當攝影成為飲食經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後,所謂的飲食經驗可有甚麼變化?前代德國大哲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有一段關於經驗之消亡的文字,值得引述:
「人們(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回來了,變得沉默——能夠拿來和他人交流的經驗反而變得更加貧乏。……十年後出版的戰爭書籍中應有盡有,但卻沒有人們口頭流傳的經驗。這也沒甚麼奇怪的。經驗從未遭遇到如此徹底的抵觸。……曾經坐着馬車上學的一代人如今面對空曠天空下的鄉村,除了天上的雲彩,一切都已改變。在毀滅和爆炸的洪流般的力場中,是那微細脆弱的人類軀體。」
這段話並不易懂,可以從好幾個不同的角度理解。在我看來,其中最有趣的是關於第一次大戰的書汗牛充棟,可是親歷過那場戰事的士兵卻只能拖着疲倦的步履,面無表情,無法像前人那樣把自己的經歷變成故事,只餘沉默的空白,彷彿被戰火從身上永遠剝奪掉了甚麼。
我時常覺得,今天汜濫的飲食資訊也是一場黑天暗地的轟炸,乃至於我們真的要去吃一頓飯時,已經不再曉得該怎麼吃了。我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語言去形容口舌上的刺激,眼睛所收到的色彩,以及鼻子裏充盈的氣味。我努力學習媒體食評家的口吻和用詞,進而投入一個我本來不是的角色,用他們的感官去感受這一切。
我們不再動用自己的感官去吃飯;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需要透過一層中介來吃喝。而在所有得以構成中介的事物之中,又有甚麼好得過拍照和錄影呢?留影甚至不是為了留念,好記起自己吃過甚麼,與誰在吃;而是為了上傳,為了「分享」。幾年前,有一對美國夫婦因為拍攝自己的戶外生活而走紅。在他們的網頁裏,可以見到他們在各個不同地點的擺拍,姿態表情往往充滿豐富的性暗示,甚或乾脆直接地色情。他們紅了,有一筆小收入,於是購置更專業的器材,走到更遙遠也更知名的外地繼續自拍。有一趟,他們到了一個水清沙幼的海濱度假勝地,然後發現帶少了幾具打燈用的工具,於是陷入無助的沮喪。那位太太說:「這毀了我們整個旅程,一切都沒有意義了,連這個地方也都變得十分無聊。」
就跟旅遊一定要拍知名景點一樣,如果上家好館子卻不拍攝,那我們為甚麼還要去吃呢?吃了一頓飯卻沒有把每一道菜的相片放在臉書或者博客,那我們吃這餐飯又有甚麼意義呢?這裏的重點是,我需要別人看到我吃,看到我吃了甚麼;假如沒有相片為證,沒有他人的眼光,我就等於甚麼都沒吃過。好比近年世界各個角落的殺人狂,總是喜歡在下手前自拍一段宣言(最好還能拍到一些槍擊下人們負傷驚慌的景象),然後放到網絡上去。因為沒被拍下來沒被人見到的殺人並不算真正的殺人。在這個人人「快樂拍照」人人熱愛「分享」的年代裏頭,吃飯的經驗(假使這是值得經驗值得記憶的一餐),必需要被攝下,必需要被分享。鏡頭和網絡是新人類用來進食的新器官,除此之外,別無經驗可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