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冇交流既留言

 

在忙碌時,腦袋不自覺地會自動shut down.
不去想旁人,不去想其他的事..
只著眼於自己的辛苦,自己的疲勞..
總想得到別人關心,獲得人地的關注..
事實卻是,人人都正在生命的道路上艱苦前進.
有人為著生計而苦惱,
有人唔知為咩而活,
有人為得到唔應該屬於自己的事而籌算..
東找西尋南連北牽,驚覺自己原來 很忙,時間還真夠充實,
太多要知太多要追,令你不願靜下來,不能靜下來
既沒時間發呆,更遑論看什麼書。這種生活,令你忙得不亦樂乎。
人不止想知道別人做什麼,更想人家知道自己的存在。
忙於UPDATE - 只求他們簡單留言,隨便地讚,
既不用費時言語應酬,又清楚自己得人注視,便很滿足。
不要怪現代社會促使人人疏離,是現代社會令人愛上疏離。
只求你網上膚淺的一句、幾個表情符號,不要同你認真討論什麼,
更沒想過要交心太過,只要你捧場,只要你like。
既然都開左個頭講生活,順手貼一小段有關生活的文字吧~
我十分同意的是,人與人要建立關係,始終需要透過direct communication.或是見面,或是電話..
科技是能讓人不受時空限制的與人聯絡..
不過這是交換意見,而不是生命的交流.
冇錯,我都會係msn講心事,不過我更渴望有人同我傾心事,而唔係對住部電腦..

Is this the death of the telephone?
http://www.guardian.co.uk/money/2011/mar/23/death-of-the-telephone
随着固定电话的消亡,我们的个人空间都变得更加守卫森严而难以接近。手机上高傲的“拒接”键,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加入的社交方式。电子邮件则是一种选择性忽视的社交方式。在告诉别人他们不想听到的消息时,我们越来越惯于选择这种方式,从而避免得知他们的反应和产生同情。写下你想说的话然后点击“发送”并不是真正的交谈。
纪录片《九月刊》里,安娜·温图尔的出版商说:“如果她不想被某些人找到,她就不会让自己被那些人找到。”拒接电话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入了一丝冷酷的色彩。我们要自己决定与何人在何时交流。当我在哄孩子睡觉时,不接电话是很正当的。但如果仅仅是因为我很累,不想说话,或是因为我想看的电影就要开始了呢?静下来想想,这其实是相当自私的。而且,我问过不少人,会打固定电话来找他们的只有长辈。在这种情况下,一径地让铃声随我们的意愿响下去几乎是残忍的。
如果我们提不起精神跟想要跟我们交谈的人说话,因为生活已经被短信、微博和状态更新所填满,这是可悲的。我们随心所欲地在“社交”和“免打扰”模式间切换时,是会产生影响的,因为真正的社交不是这样的。有趣的是,新兴的网络互动模式,如推特和黑莓即时信息,开始回归“有来有往”的谈话模式,而不是像电子邮件式的“打了就跑”。恐怖电影里的场景已经从剪断的电话线变为电力耗尽的移动设备或是过低的信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会吓跑我们的是一部铃声响起的固定电话。

Posted 4/18/2011 12:32 AM - 6 Views - 0 eProps - 0 commen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