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
我會因為常看見某人在fb出現而覺得同佢既距離近左..
但現實是,我只是知道一個人做過D咩(仲要只係佢想人地知道的)
而唔係參與係佢既生命中..
回覆留言,及不上真人面對面的交談
觀看相片,取代不了真正在場分享友人的喜悅
比一個"like",比不上得到一句真誠的鼓勵
到底我們願意真正參與在別人的生命嗎?
到底是在屏幕前"參與"人地的生活好,
還是選擇在日常生活進入別人的生命好?
========================================================================
{轉貼}Share 生命
「我想親身多謝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此話出自發起埃及反政府示威的Google之子古奈姆。但除了古奈姆外,這可能也是香港300多萬Facebook(下稱FB)用戶想跟他說的話。你的FB 有多少個friends(好友)?你每天花多少時間上FB?
自網絡文化興起,網民互相share(分享)成為潮流。FB這個交際平台的出現,更是擴充了網民share的內容、速度和對象。我們在FB share自己的情況(status),看到有趣的You-tube短片,又會藉FB share給各人,近日我們甚至熱衷於share自己的行蹤(FB近日新增check-in功能),讓FB裡的friends對我們的一舉一動彷彿暸如指 掌。沒錯,僅是彷彿而已,因為FB中的我根本不是那真實的自己。我們會share看完某本古典名著後的讀後感,卻從沒想過share看色情電影的觀後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選擇值得拍攝的片段,然後upload(上載)至FB,不過我們不會攝下與家人大吵的片段,也不會upload在街市跟魚檔亞姐劈價的片 段,因為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讓別人認識的自己。FB上我們的profile(檔案),其實是我們對自己的塑造。我upload一張溫馨家庭照,為的可能是你 like(讚好)我愛護家人;當我share個人對財政預算案的獨到評價,為的可能是你對我的讚同,使大家驚覺我有時事觸覺與批判能力。在真實世界中,我 與你分享一個蘋果,我手上擁有的蘋果便減少了;但在FB,我們share而不損己。或者,我們根本就不是在「分享」,而是希望以share來換取他人的 like。
FB 現象反映了當下的人際處境:我有FB,但沒有人際關係。對於FB裡成百上千的friends,我們可以通過他的new feeds(狀態)去瞭解他的心情,通過他的photos(照片)瞭解他的相貌外型,甚至通過他的events(事件)去瞭解他的活動;但我們並非全面地 瞭解他這個人。對於FB的種種資訊,我們可以視若無睹,也可以僅僅知道而不對所謂的friends付出任何關心。FB告訴我們,今時今日人類仍然渴望群體 生活,我們渴望有人與自己分享每刻的心情,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但只玩FB而彼此不見面,通過new feeds、events、messages等,真的能使人組成一個「群體」嗎?資訊充裕並不能保證關係豐足,真正的群體是一個生命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 這地方要求我們將自己真實的本相呈現在別人眼前,而別人也同時表現真正的自己。我們能夠認識大家性格、意見相同或相左的地方,在群體中學會怎樣欣然接納對 方持不同意見,嘗試怎樣以情以理作出交流。這種真正的群體生活,來自人的接觸、交流,並且透過親身表達生命的真誠而發揮作用──這才是真正的share。 FB的網際平台儘管如何完善,也只是模擬,並不能營造真正的群體生活。
你的FB 有多少個friends?有幾個是你真正的friends?
你每天發多少時間上FB?你真正與人對話的時間又有多少?
其實FB提供我們的只是一個社交網絡,要真正深入瞭解別人,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交往和認知,坦誠地share生命。
Like · · Share ·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