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價值取態的思考 : 雙螺旋結構?



  • 傳統 vs 創新
  • 謹慎 vs 冒險
  • 群體 vs 個體
  • 經驗 vs 自身嘗試
  • 先思考後行動 vs 邊行動邊思考


最近間中會談到上述的這些問題 (這些議題應該算是歷久不衰的討論內容吧),我發覺其實真的沒有任何一種角度能完全勝過相反的角度。舉個例子,到底人生應該是由別人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去決定自己的路向,還是選擇以自己的人生去經歷那些事情? 有人會說既然前人已經歷過某些事情,某程度上數據已足以讓我們做某事後可能會得到的結果,那我們豈不應該鑑古知今? (阿寶表示......)。但又會有人認為別人的經驗不能完全作為參考,認為倚靠他者的經驗會使自己的人生失卻很多重要經歷,因此傾向自己親身去經驗,然後再在過程中調整行動方向。

我曾經中學時以及半個月前就上述的議題與不同的人討論。雖然時地人都完全不同,但是正反雙方所持的論點卻驚人的相似。這使我有一個反思,就是其實根本無法在辯論中得出甚麼是"真理",我只能做到明白正反雙方的看法 (好處/限制等等),然後堅持自己所靠信的價值。我明白最安全的論述是持"中庸之道",認為真相是處於兩者之間的某一點(卻不清楚指出即是那一點)。這一種論述看似無懈可擊,但這真的是最貼近真理的論述嗎?楊醫曾提過真理往往是一體兩面,由兩種看似對立的東西所組成,但我實在未能完全明白。會不會有一個可能,其實真理是好像DNA一般的雙螺旋結構而非某一中間點?若是雙螺旋結構的話,那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這些討論歷久不衰---因為兩者都算是部分的真理,但又未能完全解釋一切情況。

不過,若是考慮自己的人生抉擇的話,又是否可以不傾軋一面? 又或者是到底是否存在雙螺旋式取態?而這又算不算是 "case by case" 的變種?真是一個不懂回答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