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政治需要時,歷史就係可以「多角度」討論,甚至認為「假如中國政府當初在六四問題上沒有採取斷然行動,中國便會失去隨後20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的機遇」;而當有另一類政治需要時,歷史就沒有什麼討論空間。到底這是一種怎樣的歷史研究態度?韓國人勇於面對自己的歷史,清楚記下光州五一八事件中所發生的事情,但願到那日,種種香港所發生的事情的真相也被揭示。最後,謹列出英國戰史研究者李德哈特對於如何研究歷史的建議。
1. 偶然因素的重要性。李德哈特甚至還舉了一個非常傳神的例子,就是「午餐時間」的極端重要性。
2. 影響國家命運的大事,其決定性的基礎往往不是平衡的判斷,而是衝動的情緒,以及一種低層級的個人考量。
3. 許多文獻都是為了欺騙和掩飾的目的而寫的。而幕後的鬥爭則很少能有文字的紀錄,但它們卻往往能對問題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4. 對於歷史證據的處理,凡是自我表揚的言論,應該對其採取挑剔懷疑的態度,凡是自我認罪的言論,則大致應可信賴。
5. 當某人讀到或聽到任何對他感興趣事物的批評時,請注意他所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否與這種批評的公正性和真實性有關,還是僅帶著強烈的情緒。
6. 若某人判斷一種觀念時,所注意的不是觀念本身的優劣得失,而是先看作者是誰;假使他批評某種觀念是「異端」; 假使他認為權威總是對的;假使他把某種特殊批評當作是公開的貶抑來看待;假使他把意見與事實混為一談;假使他宣稱任何意見的表達是「毫無疑問」;假使他宣稱某些事情是「永遠不會」出現,或是某種觀點是必然正確的,則這個人的態度也就是非科學化的。
7. 在一切妄想中最危險者,莫過於以對幻想中的民族與軍事精神有利為由,來偽造歷史。李德哈特甚至強調,「那些已經在這個妄想中吃過大虧的人,卻顯示他們還願意在這方面吃更多的虧」。
8. 歷史如果加上了「官方」的頭銜,也就自然有其被「保留」 之處;若再加上一個「軍事」的頭銜,那也就無異於暗示應加倍的保留。從對「歷史」的歷史研究上,可以充分的證明早在應用於戰場前,偽裝術就已經在歷史領域中有高度的發展。
9. 許多困難的根源,都出自我們在各方面都有的壞習慣,就是對明知為真的事實,卻偏要加以隱蔽或曲解,其理由是效忠於一種思想、一種雄心,或是一種制度。
10. 「忠誠」已經變成一種虛偽的客氣話,其實際內容也許等同於「一種上下相欺的騙局」。
11. 在官方組織中,喬裝絕無錯誤可說是本能。任何對當政者的批評常常會受到自以為是的駁斥,但歷史卻又一再證明這些批評常常都是對的。
12. 任何因素都可能同時造成正反兩面的影響,而這種矛盾的牽扯很難解決。為說明這種影響,李德哈特指出:在戰爭壓力之下,信心對於軍人是如此重要,所以軍事訓練要養成一種絕對服從的習慣,但這種習慣又會培養出一種對現行思想(教條)作無條件接受的態度。又,在任何活動中,都不像在軍人的活動裡,樂觀對成功是如此必要,因為軍隊所應付的大部分都是未知數—甚至死亡,但樂觀主義與盲目愚行間的差異是很難分辨的。
--------
16/5/2007
馬力昨天與記者茶敍,原本是談政改方案,可是當他提及香港國民教育不足時話鋒一轉,大談他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他認為本港學生應該熟習中國歷史,就算近代的六四事件,也要包括在課程之內,有關教材尤其要澄清,六四事件不如外人所說那樣是中央屠城。
馬力解釋,屠城有刻意殺人之意,「揸住支槍周圍射就係刻意殺人」,但馬力強調:「如果係屠城,呢條友(學運領袖柴玲)第一個殺咗佢啦;嗰晚嗰四個人(學運領袖柴玲、封從德、侯德建同吾爾開希)都可以慢慢咁離開。如果要屠城,嗰四千人(學生)應該死晒」,堅持中央沒有刻意清場殺人。
馬力又質疑天安門曾經燒屍的說法,「乜嘢叫天安門燒屍?唔通就咁就可以喺天安門燒屍?如果喺咁啲焚化爐就唔使排咁耐。」他又質疑有人指坦克車壓到人變肉餅,「咁咪搵隻豬去試吓係咪會變肉餅囉!」
馬力強調:「我從來冇話六四冇死過人,只係覺得唔係屠城。」他揚言,只希望外界要基於事實作出評論,「唔好將局部嘅嘢當成全部」;論述六四事件時,「要講明當時評論係點,𠵱家嘅評論又係點,唔好只係引述海外人士嘅說法,等大家可以交流討論一吓,當然唔好只係攞屋企有人死咗嘅人嚟講,佢哋梗係覺得唔啱。」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天(15日)下午見記者,以強硬口脗要求考評局取消該試題評分。他指「今次嗰條題目,我哋覺得無論係題目設計,資料選取同題目之間嘅配合,都未能夠配合到高中歷史課程宗旨嘅目標。」他說,有關試題具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造成大量喪生的國民感情與尊嚴,對此深感遺憾。他說,這條考題無論在資料選取、題目設計上,均不能配合高中歷史課程宗旨的目標,因為這條題目本身沒有什麼討論空間,「答案只有弊,唔會有任何利。」
--------
ps , 圖片攝於南韓光州5·18民主和平紀念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