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宣召及詩歌敬拜
ii)讀經及祈禱
iii)聖餐(每月一次)
iv)奉獻及報告
v)講道
vi)回應詩
vii)祝福。
目前詩歌敬拜的部份主要由五隊敬拜隊負責 ,而崇拜的其他部份則由傳道同工負責。本文將試圖探討青少年崇拜的崇拜模式及神學理念,並作出一些反思。
第一部份將討論詩歌敬拜的部份。由於不少已結婚及/或己有子女的職青逐漸改為參與週日的崇拜,故現時敬拜隊的主力為剛進入職場和大專的弟兄姊妹。在詩歌崇拜方面,牧者鼓勵願意以音樂服侍的弟兄姊妹加入敬拜隊,相對而言不太重視參與者的質素,較為看重大家願意事奉的意欲。我認為目前的詩歌敬拜存在以下的挑戰。第一是不太重視寫下敬拜流程,比較喜歡在詩歌敬拜過程中臨場發揮。早前,我曾向數位敬拜隊索取他們的敬拜流程。在檢視大家的流程後,我發覺大家會在當中清楚列出對音樂和伴唱的要求,但只有少數主席會在流程中列出在敬拜過程中的唱詩導言。我認同主席理應因著聖靈感動或根據現場情況對敬拜有一定的調節,但我認為現時的情況為大家過度重視臨場發揮,沒有事先定好在歌與歌之間的導言。第二是如何處理部份有一定資歷的成員逐漸退出敬拜隊所帶來的影響。前文曾提及部份成員因為已婚或育有子女故漸漸離開青少年崇拜。成員的離開除了會帶來人手問題外,更嚴重的是經驗及知識流失的問題。現時牧區未有合適的制度去承傳預備和帶領敬拜的經驗,而剩下來的弟兄姊妹亦未必有足夠的視野去預備適切牧區的崇拜。這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部份將會討論崇拜禮儀的設計。目前青少年崇拜禮儀的設計強調簡化和合併程序的數量。舉例而言,崇拜中並沒有獨立的讀經程序,誦讀經文被劃分到公禱的程序當中。牧者會先帶領會眾誦讀某些經文,然後要求大家根據該段經文為世界或個人祈禱。此外,差遣這一環節亦從程序中刪除,牧者會按情況將差遣與祝福融為一體。我認同崇拜禮儀理應按照會眾的需要而作出調整,但我認為現行模式在實際運作中有值得改善的空間。有些人或許認為禮儀太過繁複,但禮儀亦有塑造並規範整個信仰群體敬拜模式的作用。現時崇拜試圖刪減部份禮儀以迎合青年一輩的需要,但我認為重點不是禮儀的數量多寡,而是各種禮儀能否幫助年青的會眾去敬拜上帝。現時教會甚少教導會眾有關各禮儀的意義,弟兄姊妹不一定明白禮儀的價值。而另一方面,過度簡化禮儀亦令信徒傾向以個人對上帝的認識去敬拜,缺乏共同透過一套方式敬拜上帝的經驗。這樣的崇拜設計某程度上來說會弱化了大公教會這個觀念,也令信仰更趨個人化。
第三部份將會討論崇拜程序之間的連結。目前崇拜當中的詩歌敬拜及講道並無緊密連結,崇拜主題與該日的講道信息未必一脈相承。這樣的做法把兩者的結連大大地弱化,詩歌敬拜與講道好像是各自為政似的。此外,青少年崇拜並沒有一個貫穿全年的主題,每次的詩歌敬拜和講道都會因不同事奉人員的風格、個性和專長而有所不同。另外,青少年崇拜的整個設計是特別為年青信徒度身訂造,當中的崇拜程序和禮儀甚少與教會其他時段的崇拜相合。與之相反,教會其餘時段的崇拜大多是採用相近甚至是完全一樣的崇拜程序和禮儀,而大多數情況下講員的講道主題亦是一致的。在現代社會,不少人推崇高度客製化。然而我認為對祟拜過度客製化並不是一件好事,原因是我認為敬拜肩負把參與不同時段崇拜的弟兄姊妹連結在一起的功用。目前青少年崇拜採用這樣的做法固然能使講道及整個崇拜更為針對年青人的需要,但亦制造了另一個新的問題,就是間接地把年青人與整間教會的其他弟兄姊妹割裂。當彼此的崇拜經驗及講道主題都完全不同,青少年牧區的成員難以理解自己與整間教會的結連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探討了以上幾項有關青少年崇拜的課題後,我想提出以下數項建議。針對詩歌敬拜方面,我認為應該鼓勵主席在崇拜前妥善預備好唱詩導言,並將之寫在敬拜流程中。此外,我認為教會應收集各次崇拜的敬拜流程作交流及參考之用。敬拜隊成員透過對比不同敬拜隊的敬拜流程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能從中學習怎樣寫一個合宜的流程。此外,我認為負責詩歌敬拜的弟兄姊妹除了專注預備詩歌敬拜外,亦應思考怎樣把過往十多年青少年崇拜詩歌敬拜的經驗並知識傳承下去,以免將來面對難以解決的知識和經驗斷層問題。針對崇拜禮儀方面,我認為牧者應花一些時間用於介絡不同的禮儀,幫助會眾明白禮儀背後的意義。除了在崇拜時段作出一定的簡介外,亦可考慮在教會網頁、祟拜程序表等地方作介絡,使會眾了解這些程序的存在意義。而當會眾對禮儀有一定的認知後,大家可以一起思索應否在崇拜程序中採用一定的禮儀,並挑選合適的禮儀長期使用。針對崇拜程序連結方面,我認為教會在度身訂造青少年崇拜之餘也應思索怎樣建立他們對教會的身份認同。教會應盡量使各堂的講道主題統一,但容許講員在該主題內自由地發揮。這樣的話講員既能針對青少年的需要在講章上作出調整,但亦最大限度地保證參與不同時段崇拜的信徒擁有接近的敬拜及聽道經驗。另外,教會也應試圖配合青少年崇拜的詩歌敬拜及講道信息,如能使兩者具連貫性則更好。這樣做將使崇拜由一個個各不相關的環節變為一個整體,使人能在當中更好的敬拜和親近上帝。
在最後的段落我想作出一點總結。崇拜作為信仰群體向上帝表達讚美及肯定彼此立約關係的渠道,具有異常重要的地位。故教會理應在這方面時常作出反思,力求以切合時代的方式敬拜神。在檢視現時的青少年崇拜後,我察覺到現時崇拜在制度上及執行上各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察覺問題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接下來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和心態去應對。現時我身處的教會的青少年比以往的信徒懂得更多的音樂技巧,也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願我們能一起去認真思索崇拜的細節,將最好的用作敬拜我們的主。
關於連貫敬拜及講道信息的「崇拜主題」,我有以下見解:
刪除若果設定了「崇拜主題」,崇拜當中所有環節都要趨向跟主題有關
講道、唱詩、聖餐、公禱、詩班獻詩、每週金句......數之不盡
事奉團隊都需要預先知道及為此準備
(例如詩班在開始練歌前就要知道,所以要提早一、兩個月確定主題)
但如果牧區一直都有Last minute的作風會好難實行
另外如果仿傚傳統禮儀教會,一次過準備好翌年52週的主題的話
去到年中就不能再修改,也好難在當中加入「有時代觸覺」的元素
如果會眾掌握了全年主題的Pattern,所有事都容易變成習慣 / 潛以默化 / 理所當然
不感興趣的甚至可能會缺席那一週的活動
----
講到教導、傳承,我相信這些事是仍然有人做的
我反而覺得你所講的其實是個人偏向的問題:
弟兄姊妹平時多接觸哪一類文化或做法,也會在帶領群體的敬拜中流露出來
這也會在牧區中形成一種隱性的教導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