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廿四歲的目標 -- 取捨 2


話咁快2014年就過左四個月,
如自己在二月所說,抉擇絕對係今年最大的挑戰.

五天工作固然係好正,但亦意味著自己需要於五天內努力ko 晒手頭上既所有野...
通常一返工就忙到冇停手,直到放工先可以鬆口氣..
放工之後有時要上堂,有時要為細路補習,有時要去gathering...
番到屋企沖個涼又差唔多夠鐘訓覺...

明顯feel到呢三個多月既時間好唔夠用,
唔可以好似之前咁覆msg覆得咁快手,
唔能夠日日都咁有energy去同唔同人建立關係...
唔夠空間留比自己去思考,去沉澱..

黎緊呢兩三年既日子,我既生活應該都唔會有什麼大變化..
教會/御風是行道的場所,也是踐行責任的地方;
讀書是為了召命,要盡快完成;
補習是接觸社區的途徑,很想保持住;
行山/游水是運動,不能減少.
呀,仲要留D時間比家人...
Oups…

有時都會掙扎到底過咁忙既生活為乜...
係咪真係值得咁做? 係咪為忙而忙? 其他人而會否明白我咁做的原因並會體諒?
但係,每當想起畢業前既約定,我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深信勞碌是有價值的.. 是鍛鍊的一個重要階段..
希望我能夠堅持我所認同的,努力去行呢幾年既路吧~~

==========================================
2014/02/05
天父:
當初你給我的感動,我一直緊緊記住.我沒有忘記當中那些句子、經文、景象。我仍然相信我所前進的方向是合乎你心意的.主阿,求你引領我繼續去走當行的路,努力去跟隨你,直到見你面的日子,引領我去尋求人生的召命,阿門.
家驥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如此艱難的路

為何...堅持用正途去行反而行得如此艱難?
為何...遷就反倒令自己成為被blame的一方?
是甚麼環節行錯了嗎??
我真係唔明白..點解呢條路咁難行...
從理性,從感性,我都諗唔明到底有甚麼不足的地方...

聽過了;
哭過了;
祈禱過了;
安慰過了......
除了keep住講我知道之外,我仲可以點?

我諗,依家我會更明白約伯的處境...
身邊的人總會不斷去為件事去諗理由..
肯定係你做得唔好,肯定有D野做錯左...
我地又能否接受自己(別人)冇錯,但係件事會出問題?

主阿,求你垂聽我們充滿憂愁的禱告....


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山上的對話


20140316_115049_thumb[3]

 

終於有時間與最忙好友一起到山上坐坐,  一起欣賞壯麗的景色.

往後的日子應該如何走?

實在有太多抉擇要面對了...

工作,家庭,事奉,關係,信仰......

能夠有一個可以從小就認識的好兄弟,

呢個絕對係我的福氣.

可以一齊笑,一齊哭...一齊面對各樣的風風雨雨..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去為未來打拚吧 !!

 

20140316_130846_thumb[1]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SQUID Camp


IMG-20140308-WA0003Photo: 好耐無同教會弟兄姊妹去camp~~~好青春呀!謝謝wingYan and Wing ~~~IMG-20140308-WA0015

剛去了教會的Squid camp,記低幾句野先~

身份 + 個人特徵 + 願望 = ???

1. 愛聆聽的門徒為神服侍
2. 重視關係的追夢者找一個值得愛一生的女子
3. 有計劃的員工40歲前要讀master

這就是我的路嗎??

<壽司之神>中,那個獲獎無數的大師一生只係做一件事,
就係整壽司.. 因為專注,所以能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
咁我呢?
image
==================================
SQUID Narrative Method
(http://www.wenzi.fes.org.hk/?PID=_PRODDTL&PRODID=400)

鄭漢文所創發的「生命三維敘事法」(SQUID Narrative Method),此法旨在透過理解自己的六個願望、品質和身分,經三等重要性排序後再加連線,從而達致「如願式」、「盡性式」和「認同式」的自我理解。經三維合一的敘述後,經歷者再讓自己的人生故事與其他人物的故事(包括聖經人物)加以對比,好讓經歷者在自我理解得以深化下,活出更美好的人生。此法是把置於價值教育核心位置的個人教育作一簡介,期盼教育能對人生、對生命更生意義。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轉貼 : 盲搶客之都

盲搶客之都


(本文 5/3/2014 刊於《明報》)

香港去年旅客數字5400萬,數字抽象,比較一下最實際。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資料,香港每年接待旅客數目,在全球國家地區,排第12,以過夜旅客計算,香港於2012年為2370萬。此排名頭十位,分別是法國、美國、中國、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德國、英國、俄羅斯和馬來西亞;以排第三、四之中國及西班牙為例,兩國每年接待外地旅客同為5770萬。

香港雖然只排12,然而彈丸之地,以一城之力,客量可敵國,是中國旅客量的四成,與俄羅斯相差不遠,確實非同小可,而市民罵聲,亦非同凡響。

今時今日,如果香港人還對什麼事情有共識,那必然是大家對地鐵逼爆、行李箱轆腳、店鋪一式化的憤慨。高官們如果仍不相信,只要留意電台烽煙節目,或留意街頭巷尾市民茶餘飯後話題,談元朗大馬路、上水的行人天橋、沙田的商場、馬頭圍道的街角、食物店的人龍、港鐵車廂裡的爭執,港九新界各地的異象奇聞處處,不難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定時炸彈。

升溫中的民怨,不分政治立場,市民或許對政改諮詢或人口政策不大了了,但每天生活與旅客擦身而過,一切亂象都是市民日常所見,貼身感受,左中右政黨都深明,民意不可欺,相繼提出應對策略。最近的「驅蝗行動」與後續的反諷「壓力測試」示威,網絡討論與電台烽煙意見,出乎意料,頗多人雖然不同意過激手法卻表示「理解」,亦責怪政府坐視不理,令市民生活空間一路消減。

政府盲點,在堅持不會「關門不做生意」,意指有客就要歡迎,有錢一定要賺,卻一直未能說服市民我們有足夠能力應付;只反覆表示要增加景點、增加交通配套,明知只屬杯水車薪,亦追不上預計中每年以近一成幅度增長的旅客數字。港鐵想進一步加密班次,要先更換訊號系統,沙中線2020年完成前,過海只會更擠逼。早前說過要建邊境購物城,安頓掃貨旅客,卻只聞樓梯響,至今沒有確切時間表。

盲點之二,在一直強調旅遊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但實際上旅遊業只佔香港經濟4.5%,直接受益者,只佔人口少部分;更多人感受到的,是旅客大軍令租金飛漲,小店難捱,得不償失。

最大盲點,在對問題與民憤視而不見,民間要求考慮自由行配額或控制旅客增長,政府回絕,甚至「檢討一下」也不談。令人聯想到,凡涉中央政策與威權之事,特區高官往往表現怯懦,自由行政策涉及中央的「大禮」,也是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的融合藍圖;單程證審批權則涉《基本法》條文;中環軍用碼頭涉解放軍權威,則捨易取難也要把海濱長廊割出一片劃為軍事用地。

香港一城,接待旅客的數字,與很多幅員廣濶的大國不相伯仲,這是客觀數字;非常情境,需要非常手段應對,這是簡單道理。市民或許尚能忍受一時,或多等一班車,但旅客增長持續而配套滯後,民怨遲早爆發;到一天官民失信,族群撕裂,已回天乏術。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我的中神延伸課程 4 : 聖經地理




在課堂中,我對巴勒斯坦的地形及交通最感興趣。一直以來,自己對巴勒斯坦的認識只是限於認知各個地方相距多遠,並沒有想過用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巴勒斯坦地區。經過課堂的學習後,我了解到巴勒斯坦地的位置及地型對聖經中各項事件有很大的影響。在以下的段落中,我將會分享一些我的得著。

以色列立國於兩個強國---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和兩河流域的亞述/波斯之間,兩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以色列造成極大的影響。由於國力不及兩者,故以色列的領袖無時無刻也需要應對此複雜的處境。他們需要極有智慧地去處理與兩者的關係,或許是與其中一方結盟,或許是選擇獨善其身。約西亞王是其中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他因為錯誤理解當時的情勢及"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決定阻擋埃及法老王尼哥的出兵,結果死在戰場上,並間接令猶大國滅亡的時間提前。在他眼中,他出兵的原因是為了不讓任何人影響亞述的敗亡,但卻因為對整個巴勒斯坦地的情勢判斷失誤,最終招致戰事的失敗及國力的衰退。

此外,我亦對巴勒斯坦地的地形有了更多的認知,明白到為何以色列民在軍力不及眾強國及外族的情況下能一直生存。他們雖然無足夠實力佔領沿海較佳的土地,但憑藉居於高地的優勢,足以在示非拉一帶與敵人拉鋸,獲得一隅足以偏安之地。當然,失去沿海的土地亦令以色列人面對極為嚴重的問題,就是糧食供應不足。巴勒斯坦地沒有大河貫穿,故農作物極為倚賴天雨的滋潤。缺乏糧食的問題導致以色列人於聖經各時代不斷崇拜以巴力為代表的偶像,渴望偶像保守他們有好的收成,最終演化成嚴重的宗教信仰問題。

從上述兩段的描述可以明白到地理位置及地形直接影響到以色列族怎樣過活,也影響到以色列人怎樣處理與上帝的關係。巴勒斯坦地並不是所有土地中最好的一塊土地。如果以色列民願意一心仰賴上帝的話,他們絕對能夠在這應許之地上蒙福和生養眾多的。可惜,人的驕縱及對上帝的信心不足令他們選擇以人的方式去應對各樣的問題,結果面對非常慘痛的下場。







在以後閱讀聖經時,我認為可以在幾個方面多作嘗試以落實於課堂所學的東西。
第一方面,我認為應該花時間去了解舊約各書卷中曾提及的重要地方及其特色。在三十九卷書卷中,各個作者都曾提及和描寫不同的地點。為了更明白作者的想法,我們可以查閱那些地方的資料,以便找出經文的含意。例如在以賽亞書第七章中,為甚麼上帝要求以賽亞到耶路撒冷的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當我們知道耶路撒冷是位於中央山地上並擁有不錯的防禦地形後,便不難明白水源是防禦戰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所以亞哈斯在迎戰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前必定會巡視該處以確保防守一方水源充足及設法避免敵軍控制該水源。了解地理的特色有助我們更易明白上帝在戰前差派先知說話的用意,就是告訴亞哈斯在人眼中難以戰勝的王在神眼中不足為懼,亞哈斯只耍一心信靠神就必然獲勝

第二方面,我認為可以比較上帝應許以色列民族的土地以及以色列各支派實際上所獲得的土地。在約書亞記十三至廿一章,約書亞和眾領袖分配整個迦南地予以色列各支派為業。但是是直到大衛作王以前,卻仍有許多土地仍然在外族手上。更有甚者,但支派甚至得不到原先獲分的地業,最終遷移到拉億建立自己的勢力。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有這樣的落差?是因為迦南人太善戰?是因為以色列人安於現狀沒有攻佔所獲的地土?還是有其他原因?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我相信研習但支派遷移到拉億等與地理相關的事件能幫助我們更清楚上帝既有的心意及以色列民最終如何失落所得的應許。

總而言之,聖經地理是一個不錯的角度幫助我們明白聖經的信息,使我們能從氣候、農作物出產、地勢等要素中理解作者想表達的信息及想法。我們應該更認真地研讀相關的經文,不要忽略這些地理的描述。

參考資料
眾作者 (2011). 聖經(和合本修訂版.中型.神版).香港: 香港聖經公會.
蘇儀 (2003). 每日研經叢書 : 以賽亞書注釋(上冊).香港: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黃儀章, 以賽亞書 - 一卷呼籲我們信靠神的書卷.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14 from http://www.mingdaopress.org/html/journal/journal_010_01.php

Miller, J. &呂榮輝 (2012).示非拉、低原、高原 - 聖光聖經地理.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14 from http://biblegeography.holylight.org.tw/index/explanation_detail?e_id=30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