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提過自己對於溝通的一些反思(以及潛藏的恐懼),近日再回想這個課題時發覺那種恐懼隨住年月增長而越發滋長。當我們說溝通這個詞彙時,到底是在談以下那一種意思?
- 我想向他人表達一些立場 (ie沒有論據/論證)
- 我想向他人表達一些觀察
- 我想向他人表達一些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現在再回想這個課題是因為我發覺溝通比以往更加困難。人人都有東西想說,但並非人人都有內容可以說;人人都在聆聽,但並非人人都有聆聽。
現今人人都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表達意見,不像以往必須有一個報章專欄才能抒發己見。這實在是一件好事,可以讓更多的觀點、聲音彼此交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亦產生了新的問題。就是人人都認為自己的聲音理應被聽見,那怕他只有立場可以表達。由於沒有內容,因此說話的人只能以聲線或誇張的語氣作為包裝,顯得自己所說的好像頗有根據。
除此而外,更為嚴重的「為回應而回應」。有時在溝通的過程中,會聽到一些與內容無關的回應--對方急於發表自己對於他人所說的事情的見解,而非按照他者所說的內容脈絡而回應。「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更令我在意的不是句子的後半,而是原來這問題在古代早已存在,以致箴言收錄了這一句說話。
現在身處一個英語為主的世界,對於溝通也有新的體會與思考。到底非母語溝通對於深度交流的影響有多大?表面上看來,這看似不可能。但我認為最核心的並非母語,而是--到底你是否對於他人(與其分享的事情)是否感興趣。你是為了更了解對方,還是為了說你想說的話?到底溝通是為了各自表述,還是有更多的深層意義?
思考良久後,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我發覺人們的耐性與年齡似乎是成反比趨勢。年紀的增長使人更忙碌,亦使人更沒有耐性去理解他人欲表達的內容,不像以往年輕時有數之不盡的時間與人溝通。另一方面,對於multi-task 的過度推崇亦使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multi-task 似乎是使人更有效率運用時間,但亦產生了使位人難以全神貫注去理解他者這一後遺症。或許有些人可以一邊打機一邊開會,但我不認為這一種模式可應用於二人的深度交流。我不是說某些人注定沒有能力去作深入溝通,而是想指出現代人的生活模式或許正正是深度溝通難以出現的原因。
那麼,到底人是否應該接納現況,嘗試以別的方式去滿足對於深度交流此一需要?self talk會否是現時情況下最簡單的alternative? 又或者人應該改變前設,只追求與兩、三人有此交流已經足夠?我暫時還未有一個合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