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就是心靈慰藉而已?
D人會唔會老屈左耶穌?
---------------------------------------
歷世歷代以來,教內外人士千方百計把耶穌定形定格為可親與熟悉的形像,然而這一切嘗試終歸徒勞無功。耶穌是主,不容許人們把祂歸類為「維穩」或「維權」,正如楊腓力 (Philip Yancey) 寫了一本《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耶穌有時是難以理解的。當我們認定耶穌是好人,祂有時竟會惡言惡語譴責當時更為好人的法利賽人 (太廿三1-26);當我們崇拜「守法的」耶穌,祂卻選擇有時「踩界」,無懼法利賽人的批評,不止於一次觸犯安息日規條。
耶穌明確「踩界」的行為是「潔淨聖殿」(約二13-22),過去日子因這段經文也引發不少討論。究竟耶穌「潔淨聖殿」一次或兩次? 究竟耶穌有否採用暴力? 筆者不在此再作討論。比較約翰與符類福音書作者的敘事,筆者傾向接受約翰非按時序把事件放置,乃以此事件說明其神學觀點,就是耶穌的臨世,把聖殿的權威相對化,祂帶來的國度顛覆了地上所有政治、經濟與宗教權勢。
有人認為耶穌反對的是「宗教商業化」或「教會市場化」,耶穌豈不是說 :「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16) ? 熟悉猶太文化的學者指出,這些販賣祭牲的商業行為是被接受的。耶穌沒有發表「佔領聖殿宣言」,指斥賣販與兌換銀錢之人的貪婪與世俗化。
筆者較接受新約學者(聖公會退休主教)賴特 (N.T. Wright) 的解說,他視耶穌的先知式行動,正要表達「聖殿以外的激進另類」,耶穌本身充分展示上主的國度與旨意,變相地把聖殿原有的權威破除。當聖殿已淪為「壓制式架構」(oppressive structure),拆毁了神原有的心意 (19),耶穌明確地宣告「他的身體為殿」(21),並要以「復活的群體」來取代聖殿(22)。耶穌「潔淨聖殿」,意味著建制的宗教權勢要受到挑戰與對質。
另一位新約學者法蘭士 (R. T. France) 於《認識主基督》(Jesus the Radical) 這樣理解「潔淨聖殿」事件,耶穌並非因有人濫用聖殿而有突發的義怒,乃經過深思熟慮的安排。「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周圍看了各樣物件。」(可十一11) 翌日,耶穌才進行「潔淨聖殿」。耶穌表達正是「對以色列宗教領導的完全否定」(total disapproval of Israel’s religious leadership)。
當我們因循守舊,安於現狀,對一切世事冷酷無情時,聖經向我們展示是一位「激進的耶穌」,祂「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17) 同樣,當我們把耶穌定格為革命造反的耶穌,常常示威抗議,也是對耶穌有所不理解。
預苦期間,讓我們那些守界的能悔改,有勇氣可以「踩界」;又讓那些常常越界的能悔改,認知上主是創造一切秩序界線之主。
----------------------------------------------------------------------------------------------------------
該亞法批耶穌和其黨羽煽動違法「宗教不會叫人暴力抗爭」
耶城《祭司報》訊
「潔淨聖殿」發起人之一拿撒勒人耶穌以拉比身份煽動違法行為,其後已遭處決。後來,一干人士包括加瑪列門下的掃羅更聲言或「代表猶太教」參與「傳福音」。聖殿祭司長該亞法昨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耶城宗教界已有基本共識,就是不希望「耶穌派」發展,擔心會演變成如拿撒勒現在難以控制的局面,更批評有宗教界人士不斷鼓勵市民與違法行為,猶如告訴人「安息日治病是正確的」一樣。
騎虎難下失控難以預料
該亞法昨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早前拿撒勒「安息日治病」等事件發生後,讓人更了解安息日治病最終或只會失控收場,譬如得醫治者在「會堂」報喜訊,並指拿撒勒已出現了「騎虎難下」的失控情況,奴僕可能沒有鼓勵人進入「會堂」破壞,但現實上卻出現這些難以預料的情況,相信「耶穌進聖城」後亦可能出現有關情況。
他直言拿撒勒的局面,難以說服人「耶穌復活」不斷強調的「非暴力」本意,也難以做到所聲稱的「愛與和平」,更令人質疑「耶穌復活」會否出現遭難以預計的「騎劫」,演變成像拿撒勒一樣難以控制的局面,最終更只會令本港兩敗俱傷:「香港今天是否去到一個地步,需要這樣表達?……我不明白『耶穌派』如何愛與和平。」
該亞法對耶穌要癱子得醫治的做法不敢苟同。他批評道:「這種大神蹟,導致社會混亂,我覺得已經失去其本身所謂『和平與愛』……無論耶穌說過神蹟要指向人要認識神的兒子,但最終他們是不想做的。」
他直言拿撒勒的局面,難以說服人「耶穌復活」不斷強調的「非暴力」本意,也難以做到所聲稱的「愛與和平」,更令人質疑「耶穌復活」會否出現遭難以預計的「騎劫」,演變成像拿撒勒一樣難以控制的局面,最終更只會令本港兩敗俱傷:「香港今天是否去到一個地步,需要這樣表達?……我不明白『耶穌派』如何愛與和平。」
該亞法對耶穌要癱子得醫治的做法不敢苟同。他批評道:「這種大神蹟,導致社會混亂,我覺得已經失去其本身所謂『和平與愛』……無論耶穌說過神蹟要指向人要認識神的兒子,但最終他們是不想做的。」
要脅祭司難稱「愛與和平」
身為宗教界的一員,該亞法透露,他曾與包括愛色尼派、撒都該人等團體討論「耶穌派」等相關問題,宗教界已有基本共識,就是不希望「耶穌派」壯大,而不同教派的理念都是以和平、友愛為最大前提,「宗教不會叫人暴力抗爭的」。
他並強調,正如耶穌亦曾犯法,相信宗教界的人不應鼓勵人去參與違法行為,「宗教界人士不會話畀人聽,告訴人安息日治病是正確的,我想我們做不到」,他促請傳「耶穌復活」的人應顧及他人,「那些人不要只為自己無限的訴求,也要顧及別人」。
他並強調,正如耶穌亦曾犯法,相信宗教界的人不應鼓勵人去參與違法行為,「宗教界人士不會話畀人聽,告訴人安息日治病是正確的,我想我們做不到」,他促請傳「耶穌復活」的人應顧及他人,「那些人不要只為自己無限的訴求,也要顧及別人」。
宗教人士不應高調「踩界」
被問及與反對派友好的彼得及保羅等積極為行動說項,該亞法強調尊重不同人的看法,但明確指出:「宗教人士某程度不適合參與太多這類……這般高調參與這類『好踩界』的情況。」
被問到耶穌聲稱要以行動作「天國公民的覺醒」,呼籲市民本著「悔改的心」參與,該亞法回應時指出,「耶城的良知、公義是很足夠的……耶路撒冷人亦有足夠的判斷力,不用他們去喚醒(悔改)」,不同意宣揚「耶穌復活」是可以喚醒人良知的方法。
被問到耶穌聲稱要以行動作「天國公民的覺醒」,呼籲市民本著「悔改的心」參與,該亞法回應時指出,「耶城的良知、公義是很足夠的……耶路撒冷人亦有足夠的判斷力,不用他們去喚醒(悔改)」,不同意宣揚「耶穌復活」是可以喚醒人良知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